每经记者 胡琳 每经编辑 刘野
2017年以来,《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一系列文件着力于打破刚兑、防止多层嵌套、实行净值化等,并鼓励银行成立银行理财子公司。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接近尾声,各大银行净值化理财产品发行情况如何呢?
根据中国理财网,截至目前,包含封闭式净值型和开放式净值型在内的银行理财产品共有9434款。其中,募集起始日期从今年年初至今年三季度末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共有6150款,占所有净值型理财产品近三分之二。
同时,记者对比去年同期数据,发现今年前三季度银行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大幅提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中国理财网发行,募集起始日期自2018年初至2018年9月末的净值型理财产品仅有619款,从数量上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同比上升894%。
普益标准分析师涂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8年4月资管新规明确要求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运作,在2020年底之前为新老产品过渡期,这期间新产品即净值型产品与老产品即预期收益型产品共存,2020年底之后,所有理财产品将全部转为净值型产品,但是净值型产品的运作对银行投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同时需要配套系统,这都需要时间建设,所以到今年,净值型产品的发行数量有了进一步的增长。此外,在转型过渡期即将结束之际,为完成新老产品的过渡以及投资者教育,银行对净值型产品的布局较去年也自然呈现了加速状态。
有意思的是,截至目前,9434款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中,风险等级分布集中于中低风险等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9343款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中,风险等级集中在二级,即中低风险等级。这类产品共有7030款,超过全部净值型产品的四分之三。而其他风险等级的净值型理财产品仅不到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一级、三级、四级、五级风险等级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分别由112款、1466款、699款、127款。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银行更偏向于发行中高风险理财产品。外资银行发行的风险等级三级、四级、五级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分别为619款、603款、113款,占比分别为42.2%、86.3%、89.0%。
数据来源:每经记者 胡琳 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整理
涂敏称,净值型产品对银行投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由于银行理财投资的客户习惯了预期收益型产品稳定的收益,若银行不能合理控制净值型产品的风险与波动,必然将导致客户的流失,所以为了保障产品处于风险可控,收益可观的状态,以固收类资产为主要投资标的将不失为最好的选择,而固收类资产也一直是中资银行的投资强项。对于外资银行,一方面其投资管理能力与国内银行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其投资标的或涉及国际资产的配置,将面临汇率风险等新的投资风险,自然风险等级较高。
事实上,原招行副行长王良此前就曾表示,很多的理财产品都是为了满足零售银行客户的需求。同时,他指出,针对零售客户我们可能很多的产品,定位还是要以固收类和现金管理类的产品为主,更能满足零售产品对低风险、稳定收益产品的诉求。
图片来源:摄图网
实际上,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需滴水穿石并非一日之功,此外理财子公司的设立也并不意味着未来在净值化道路上可以一蹴而就。
广发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短期内银行理财子公司有望依赖政策红利以及渠道、客户优势,加速资管行业供给侧改革。但长期来看,未来不同类别机构之间的差异化竞争将体现在业务优劣势之上。同时,广发证券指出了内部方面,由于《资管新规》过渡期截至2020年底,理财子公司设立初期仍需要发行期限匹配的理财产品,帮助对接、消化存量非标。与此同时,虽然理财子公司在非标与固收类投资方面具备经验与相对优势,但考虑到团队配备与激励机制缺失,短期内权益类投研能力难以迅速提高。
同时,投资人对于净值化转型接受程度并不乐观。去年以来,在揽储方面主打高收益、低起点、期限灵活的民营银行存款产品虽然接受窗口指导,但从民营银行入局数量来看不减反增。那么,民营银行存款产品是否会成为投资人接受净值化产品的拦路石呢?
涂敏告诉记者,民营银行存款产品确实收益较高,但是由于民众对民营银行有不信任感,且民营银行受限于自己的网点、渠道,所以整体来看,民营银行的存款产品不会对理财市场形成大的冲击,但是对于风险厌恶的投资者,确实投资民营银行的存款产品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事实上,净值化转型是各大银行自理财新规出台后的新课题。如何快速转型,并让投资人接受净值型产品是各大银行目前首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事实上,很多银行客户在投资习惯及理念上仍偏爱老产品。“我们也在做客户的新产品和老产品的承接教育工作。”平安银行首席资金执行官王伟曾向记者表示。
涂敏表示,对于银行来说,应积极的进行投资者教育,包含投资理财知识、权利保障意识、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等诸多方面,尤其要强调风险自担的投资理念。对于投资人来说,在选择净值型产品时,应关注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这可以从产品的过往业绩中体现,同时时刻关注产品披露的信息,关注市场行情,结合自己对收益、流动性的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进行产品的选择。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