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至11月20日,汇聚15位传承人、10位青年艺术家近百件精美作品和1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场以“巧手夺天工——传统工艺的现代新生”为主题的展览即将在成都博物馆上演。
每经记者 谢陶 每经编辑 刘艳美
非遗传承人左书侨和他制作的双龙七凤冠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说起花丝镶嵌这项非遗技艺,许多人可能会感到非常陌生。在风靡一时的热播剧《甄嬛传》《延禧攻略》中,各位“小主”“娘娘”们的华丽头饰,就是采用的这项非遗技艺。这些均出自非遗传承人左书侨之手,他是渝派花丝镶嵌第一传承人,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能独立制作完整凤冠的匠人。
9月27日至11月20日,汇聚15位传承人、10位青年艺术家近百件精美作品和1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场以“巧手夺天工——传统工艺的现代新生”为主题的展览即将在成都博物馆上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是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全域非遗”板块中的非遗专题联展,也是成都博物馆与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首次联合举办的原创展。
本次展览,左书侨特别奉上耗时5000小时打造的双龙七凤冠,可谓“鎏金穿银玉珠光,凤穿牡丹满庭芳”。其设计参考了清代《万国来朝图》中乾隆后妃所戴凤冠,鎏金穿银,华美非常。这也是此次最值得期待的展品之一。
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张建 摄
左书侨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花丝镶嵌,得将金银拉成发丝一般细,编织、堆垒出各种形状,工艺极其繁复。花丝镶嵌难就难在它是不可逆的——一根根细如发丝的花丝焊接在器物上组成纹饰,火头儿上稍有闪失就会前功尽弃。”
“富二代”、艺术家、古老技艺传承人、京剧男旦……这些都是左书侨身上的“标签”,但其实,他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个“凤冠霞帔”的梦。左书侨自小喜爱戏曲,女子身着戏袍,头戴绒凤冠,款款而来,仿佛游园惊梦一般,让他心动不已。“归根结底,我喜欢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戏曲是集中国传统文化大成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很多传统文化都在京剧中得到展现,京剧是我现在设计和制作的灵感源泉。”左书侨表示。
正是因为对传统文化的痴迷,左书侨曾拒绝纪梵希的邀请,历经波折拜花丝镶嵌非遗传承人李昌义为师,又根据文物、史料推测古代女子发饰模样,经过数年摸索,终于成功“复活”这项“宫廷绝学”。
除了“高大上”的“宫廷绝学”,这次展览还汇聚许多来自民间充满浓浓民俗风味的作品,包括皮影、油纸伞、竹藤编、绣织品、木板年画、漆器等。
近年来,传统艺术与现代工艺呈现出深度融合趋势。借助现代审美元素以及现代工艺,许多传统艺术迸发出新的生机。譬如,曾摘得上海卫星展新锐设计奖的竹编提灯“如星”,就采用传统竹编技术,以天体仪为灵感,用现代艺术语言表现出独特的美感。此外,结合3D打印与手工技术的成都银花丝、以铜铸画的朱府铜艺、充满现代元素的剪纸等艺术作品,都反映出这一趋势。
柴烧艺术家廖天浪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古老的柴烧传统工艺与现代人追求返璞归真的审美情趣相结合,传统工艺又焕发出新的光彩。” 廖天浪在唐代古窑所在地明月村精心研究打磨,创作出一组以蜀器为灵感、以火痕柴烧为表现方式的作品“蜀器新柴烧”,创造出充满现代美感的新艺术。
柴烧艺术家廖天浪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同时,注入新审美、新创意的民族风尚也不断走向国际。
作为天府文化典型代表的成都漆器,最早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古蜀时期,如今不断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迸发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就在上周,成都漆器还登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国际舞台展示天府文化神韵。
而参加此次展览的设计师何苗,是一位蜚声欧美的服装设计师,国际顶尖时尚秀场上的常客。她是这股传统艺术文化国际化浪潮中的“弄潮儿”。此次展览,她带来曾登上伦敦时装周,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祈福”系列作品。
“祈福”的灵感来自于传统藏族服饰文化。何苗在四川甘孜州游历时,见到当地藏族妇女的编发,一时激起浓厚兴趣。她花费一个多月时间,将代表各种宝石的织物以藏族扭结编织的方式结成渔网状,将传统民族服饰带到国际时尚舞台,引起时尚界巨大轰动。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