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滑昂 每经编辑|梁枭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滑昂 摄
今日(9月21日),在苏州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进行主旨演讲时提到,交易所依靠自身具备的行业公信力、组织力,或将能破解医疗大数据难以标准化、难以确权,以及隐私保护和数据定价难等问题。
会上,李小加在以“大医疗+大健康+大数据:近在眼前,还是远在天边?”为主题的演讲中介绍,自港交所从2018年推出生物科技板块以来,已经有15家生物科技企业在香港上市。而其中8家公司适用于新规则在尚未盈利的情况下上市,总计融资约230亿元港币。
但“资本能不能再往前移,能不能使得我们的病人能够更早地得到精准治疗?”是李小加提出的新畅想。他介绍称,当前医疗数据难以标准化、大数据难以确权、数据隐私保护和数据定价难,是阻碍“大医疗+大健康+大数据”时代真正来临的核心问题。
李小加认为,解决好后两“难”,或将有可能、有条件地解决前两“难”。“信息的保护,和信息交换与分享时的价值怎么体现?(针对)这两个‘难’我们港交所现在在做非常深入、广泛的研究。”
“这和交易所有什么问题(关系)?”李小加认为,交易所最重要的一点,是其具备行业公信力,行业组织力,和行业最终的号召力。能够将数据产生方、数据拥有方、数据需求方和数据使用方等组织在一起。随后可以通过技术方式,产生一种开源性的加密手段让“所有需要保护的地方都可以保护”。
与此同时,李小加认为,上述医疗大数据相关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因为中国拥有“最大规模的数据,最全种类的数据”,将在“大医疗+大健康+大数据”时代取得全球领先。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滑昂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