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温江,健康花园城。”不可否认的是,这座洋溢着人、城、产发展活力的城市,正汇聚起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以破竹之势全面进军大健康产业的竞争舞台。
每经编辑 刘艳美
近日,一份由欧洲知名医药咨询公司Novasecta发布的全球制药公司100强榜单出炉,科伦集团以17亿美元的年收入位列全球第75名,成为中国西部唯一上榜的企业。
企业,伴随城市发展而成长壮大。而孕育这一全球百强药企——科伦的幕后“基石”,正是其扎根多年、正发力打造国际健康产业高地的成都市温江区。
数年来,专注深耕大健康产业的温江,催生了一大批与科伦一样跻身全国医药创新企业第一梯队的杰出企业,从全球各地招揽而至的医药产业高端人才更是不计其数。
大健康产业如日方升,成都温江,一座“专医之城”也正在中国西部悄然崛起。
2018年,围绕“三医融合”提升产业能级,温江区GDP首次迈进500亿大关,招商引资总量突破7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2019年上半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新签约引进32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注册落地率达100%……
“成都金温江,健康花园城。”不可否认的是,这座洋溢着人、城、产发展活力的城市,正汇聚起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以破竹之势全面进军大健康产业的竞争舞台。
眼下,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正迎来大规模产业化的革命性新阶段。
有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2020年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生物医药产业将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
在谈及全球著名的“生物技术圣地”——波士顿的先行经验时,波士顿咨询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周园曾表示,近年来,人口特征变化、科技创新与医改三大驱动因素进一步驱动着大健康产业的高速发展,在此过程中,“引进龙头、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是驱动医药产业升级和增长的最佳选择”。
在温江,科伦就是一个“龙头驱动”的典型代表。
2016年,科伦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正式落户位于温江的成都医学城,按照规划,该项目上市产品全部投产后,将实现产值145.76亿元,利税45.69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300余个。
如今,这家西部唯一的全球百强药企,更是将其优质资源、高端项目悉数布局在了温江。“之所以落户温江,既得益于这里开放包容的政策环境,也是基于产业发展环境的市场选择。”科伦药物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医学官欧阳学农博士如是说。
在欧阳学农看来,科伦的成功秘诀就在于,多年来只坚持做一件事,即深耕生物医药产业。而与科伦一样“专医”的,是其背后所倚靠的大环境——专注大健康领域的温江。
“举全区之力,紧盯健康产业这一项专注、专心发展。”成都医学城(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张荔曾如此评价温江的产业发展方向。
事实也的确如此。2015年,温江区在原有的多元产业基础上,转而精准发展“三医”和“两养”,打造“健康+”产业生态圈。
此后不久,以成都医学城为主要载体的温江大健康产业迎来井喷式增长期。在35.57平方公里的成都医学城内,现已高密度聚集起包括百裕制药、博奥生物、华西医院温江分院等在内的1700多家相关企业,囊括了从前期投入研发到实验、生产,从供应商、客户到第三方服务平台的全产业生态链。
在温江区产业规划图中,全域布局健康产业功能区。2018年,成都医学城19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09亿元,规上生物医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6.9%,实现税收28亿元,已然成为温江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全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型人才被提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对于企业或是城市,如何引人聚才都成为一项事关成败的重要课题。
今年5月30日,正值第三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温江区以座谈会的形式邀请区内高层次人才、科研工作者以及创新创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商温江未来发展的良策。问答间,既谈成绩也说问题,区领导均一一记录,一一回应。问者畅所欲言,答者真情实意,展示出温江“汇聚人才”的信心和决心。
科伦药物研究院合成所副所长潘钧铸博士,正是当时这场会议的“座上宾”之一。据潘钧铸回忆,自己在2013年博士毕业后即择业温江,从事药物研发工作。见证温江生物医药产业长达6年的发展历程,自己所在的研发团队已从最初的一两百人,扩大到如今的2000余人规模,这是他6年来最为直观的一个感受。
在潘钧铸看来,影响人才择业的因素,一是行业,二是平台。而从行业来看,温江区多年来一直将健康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并且已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生态圈;从平台来看,享誉国内外的成都医学城内名企林立、人才服务配套齐全,不失为高端专业人才的“理想选择”。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服务人才,温江还在多方位持续发力。
今年7月,2019年中国西部生物医药大会在温江区举行,活动上,温江首次发布成都医学城机会清单和温江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政策30条,旨在让每一位到温江投资办企、创新创业的人才,都能感受到来自城市的礼遇,并获得在温发展的入口和机会。
政策扶持真金白银、力度空前,从温江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政策30条便可窥一斑。
在研发平台建设上,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在创业项目资助上,给予最高8000万元的综合支持;在创业载体补贴上,给予最高400万元购房补贴、200万元/年租房补贴、100万元装修补贴……此次公布的新政参照国际一流标准,对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一揽子项目资助、住房安居、医疗保健等全环节人性化的服务配套。
“最优质的资源给予最优秀的企业,最崇高的礼遇给予最优秀的人才。”这句话正成为温江引人聚才的真实写照。
没有梧桐树,何来金凤凰?
在大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作为“服务者”和“推动者”的功能发挥,将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形成有内生创新能力的产业生态体系,从而实现域内企业和人才提档升级的良性循环。
为此,温江一次又一次地刀刃向内、锐意改革,不断创新政府服务理念与和实践,力求为产业崛起和人才发展创造最优的环境。
在过去的一年里,致力于创新改革的温江区,已在多个重点领域取得改革新突破:
通过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00条等政策措施,实现新登记市场主体2.3万户、增长113.6%;
积极探索“一个脑袋两只手”协同创新模式,与上海交大、西南交大等知名高校签订多项合作协议;
新增“国字号”高新技术企业10家,34家企业进入全市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库;
建成三医创新中心三期等创新载体20万平米,启动45万平米人才公寓建设……
今年上半年,温江区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累计盘活17户企业591亩低效工业用地,并以“清单制+责任制”分解落实148项改革任务,实现新增新经济企业779家。
可以看到的是,政府角色正从“规则制定者”变身为“创新服务者”,产业模式正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宜居宜业的城市功能也在“国际生态宜居典范城市”等诸多美誉中愈加凸显。
“成都金温江,健康花园城。”在欧阳学农看来,这不仅仅是温江城市发展的一个口号,更是这座城市于细节之中带给人的真实感受。
从产业崛起到人才聚集,再到城市的自我革新,这便是“专医之城”温江的聚“势”智慧。(程晓玲/文)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