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大西安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也进行到了关键时期。
随着大西安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发展规划,亦步入了全新的空间格局。
近年来,无论是商贸项目还是人文交流,沣东新城的国际化合作,堪称多维度、全方位。
譬如,中俄丝路创新园、丝路法医联盟、世界名校赛艇对抗赛、中俄工业创新大赛等一系列活动项目的陆续推进,使得沣东新城在其发展过程中,愈发具有国际化的胸怀与视野。
通过实现丝路沿线国家的互通共赢,塑造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的重要典范,沣东新城在打造“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同时,也令“沣东智慧”的品牌效应更为凸显。
而今,随着改革创新的持续深入,沣东新城的海外交流“朋友圈”,仍在不断扩大,国际化交流亦如火如荼……
打造外资企业投资“大本营”
得益于两国总理的共同见证,“根红苗正”的中俄丝路创新园,自诞生之日起,发展前景就远非一般跨国合作产业园区能比。
作为大西安建设“一带一路”新起点的重要举措,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与俄方运用“一园两地、两地并重”的新模式,不断探索“一带一路”合作新平台、新路径。
探索之余,成果颇丰。
在之前举办的第四届丝博会上,作为嘉宾的俄罗斯杜马议会教育科学委员会副主席拉丽萨·图托娃,上台分享了自己的合作感触,“我们发现这里发展非常快,基础设施也在逐渐完善,在创新园出现了新的企业入驻,这令人非常高兴,我们看到了合作的前景”。
自2018年以来,中俄丝路创新园中方园区已成功引入40余家机构企业,其中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26家,俄罗斯商业协会及联盟6家,外籍院士工作站2家,对外俄语考试中心1个。
另一方面,作为中俄丝路创新园的“姊妹园”,位于俄罗斯莫斯科市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的俄方园区,也不断有好消息传来。
据统计,俄方园区现已落户中资企业6家,其中陕西企业3家、省外企业3家,涵盖创新科技、汽车销售、跨境物流、教育文化等领域。
当下,中俄丝路创新园项目已被纳入中俄地方合作交流重点项目,并入选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十大成果。
改革创新不仅是沣东新城建设“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利器,更是将每一次的突破,转化为可供借鉴、复制、推广的好经验、好办法。
中俄丝路创新园,创新运用的“一园两地”、“一站式国际企业服务平台”模式,正在被沣东新城积极总结、提升,形成中国开发区建设的运营管理经验,并向外进行智力输出。
而为了响应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沣东新城将把中俄丝路创新园项目在对俄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丝路沿线国家扩展开来。
运用先进的国际化、创新型管理模式,深入落实“一园两地”的开发战略,复制成功园区经验,与丝路沿线国家实现互通共赢,打造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的重要典范。
通过对中俄丝路创新园的发展探索,将国内外有实力、有意向扩展国际业务的机构引入双方园区,沣东新城在创新机制,谋求合作发展的同时,也为欧亚经济合作注入了鲜活能量。
由此窥探,作为陕西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明珠项目,中俄丝路创新园的日后发展,逐渐蜕变成为外资企业赴华、赴俄投资的“大本营”,也不无可能。
统筹资源加深重点合作
前有成功范例,一定程度上也为沣东新城后续的商贸合作积淀了沃土。
今年3月26日,中国·西安南美商品贸易中心项目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成功启动。至此,西北最大的南美商品城和国际名品电子商务总部基地项目落户沣东新城。
作为国内目前唯一以南美为主题的大型商贸项目,中国·西安南美商品贸易中心商业部分主要体现智利等南美国家人文特色和名品的展示及交易。
秉持深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发展战略对接的原则,该项目深受智利前总统及智利驻华大使的重视。
其中,智利驻华大使路易斯先生就曾先后多次到访沣东新城。
无论是今年3月26日,莅临中国·西安南美商品贸易总部聚集区的启动仪式,还是6月20日再次受邀到访陕西,拜会西咸新区主要领导,参观考察西咸新区及沣东新城规划展厅、沣东自贸产业园及昆明池等项目,都致力于助推陕西同智利的经贸往来……
与此同时,为推动同智利等南美国家的贸易往来及人文交流,省外办、西咸新区及沣东新城领导也曾两次拜访智利驻华大使馆。7月10日,更联合智利驻华公使衔参赞何塞·米盖尔·冈萨雷斯先生,共赴天津中智示范农场参观考察,探索多领域深入合作。
日前,作为智利政府在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官方宣传推介活动,“2019智利周”西咸专场座谈会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
除加速中国·南美商品贸易中心项目落地,双方以“一带一路”为契机的合作探讨也在持续深化。譬如,智利与西咸新区在贸易、农业、文化、旅游等多领域合作。
众多利好加持之下 ,沣东新城也已然化身“陕西省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探索国际人文交流新模式
机遇,总是在不经意间,改变一个国家、一片区域、一座城市。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正逐步走深走实。
究其原因,持续的人文交流,不断加强的民心相通,成为重要因素。
看见一群身材健硕的外国青年,站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昆明池边,高声齐呼“嘹咋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想要回答这一问题,你可能需要亲临现场,看一看在那里举行的西安昆明池国际名校赛艇对抗赛。
如何让各国人民,更好的理解并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更加广泛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形式多样、领域广泛的人文交流成为重要推手。
而西安昆明池国际名校赛艇对抗赛,便是“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绝佳案例。
这一赛事,已在昆明池畔走过了三个春秋,目前已经成功晋级为国际赛艇联合会认证赛事。
从最早的八支参赛队伍到如今的三十支,这项赛事正逐渐成为世界青年体育、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1829年,牛津大学的查尔斯·沃兹沃斯突发奇想,向自己好友——剑桥大学的查尔斯·梅里瓦勒写下挑战书,约定在泰晤士河上进行八人艇挑战赛。
两个少年的心血来潮,成就了世界最著名的赛事之一,牛津·剑桥赛艇8人对抗赛。
但谁又能想到,百余年后,牛津、剑桥之间的比拼,会借助“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东风,挺进中国,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昆明池畔,再度上演。
如果说泰晤士河上的竞技,还存在着一争高低的情愫,那么在昆明池里的角逐,就完全是友谊的切磋。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激浪昆明池,既是追逐梦想、切磋技艺的体育竞赛,更是传播友谊、互鉴文明的心意相通。
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友谊的催化剂,而“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也是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诸多责任和使命中的重要一项。
去年,前来参赛的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赛艇队,被西安这座城市的魅力所感染,在颁奖仪式上,他们齐声用中文向现场观众高呼“我爱西安”。
从“我爱西安”到“嘹咋咧”,从简单直接的情感表达,到地方特色语言风俗的学习,寥寥几语的变化,却彰显着国际人文交流的更加深入。
“一带一路”友谊地久天长
如果说西安昆明池国际名校赛艇对抗赛,是在对外开放的更高格局中,传播友谊、互鉴文明的西安故事。
那么故事的结尾,也应该是在一声声道别的珍重中,让“一带一路”国际人文交流得到了升华。
比赛总有落幕的时候,但国际间的人文交流却要延续加强,国际汉唐学院的成立便有着这样的使命。
国际汉唐学院是《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提出的重要项目,由陕西省教育厅发起,依托西北大学进行建设,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球化的战略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国际汉唐学院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通过先行先试,希望建立一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的全新模式。
4个月前,陕西省首届国际学生文化艺术节暨国际汉唐学院总部揭牌仪式在沣东新城举行。
艺术节上,47个不同国家通过照片、音乐、书籍、器物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各国文化及风土人情,传播了丝路文明。此外,还有600多名留学生通过展示才艺与智慧,表达对不同文化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按照设想,国际汉唐学院每年将统筹策划组织,国际留学生文化交流主题活动不少于5场。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让世界各国留学生深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也向中国展现世界文化多样魅力。
人文交流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同,为共建“一带一路”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在4月份结束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三十多个国家,发出联合公报,其中提到“互联互通让不同国家、人民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我们相信‘一带一路’合作有利于促进各国人民以及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对话交流、互学互鉴”。
亦提到“为实现共同繁荣,我们应加强务实合作”。
回到沣东新城,无论是中俄丝路创新园,还是西安昆明池国际名校赛艇对抗赛,抑或国际汉唐学院,都是沣东新城践行上述宣言,加强务实合作、加强人文交流的重要典范。
近年来,沣东新城充分依托大西安“科技创新引领轴”和“新长安大轴线”的核心位置,深入打造“一带一路”青年人文交流新平台,不断开创“新西安·新中心”建设发展的新局面。
而在未来,沣东新城将依旧发挥其先行先试的能动性,以国际化的视野与理念,迎接每一个机遇与挑战。在制度创新、营商环境、服务提升、人文交流等领域,不断探索,为“一带一路”的繁荣发展提供更多的“沣东智慧”。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