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假“蛋”孵不出金凤凰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9-05 00:14

    每经评论员 胥帅

    孵化器太多,“凤凰蛋”太少,本身承担培育企业家精神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如今却遭遇“成长的烦恼”。据《每日经济新闻》9月3日报道,孵化器比创业者多,更有创业者为进园突增专利等怪相。

    初创企业和孵化器就像“鱼和水”,它们之间的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初创企业尚未完成原始积累,资本最为稀缺。资本、人才、技术、土地,各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方能搭建起企业的生产函数。孵化器提供资金、办公地,补足了初创企业在资本和土地上的“短板”。A股市场较为知名的创业黑马科大讯飞就是从孵化器走出来的企业。

    这本是一条商业闭环,初创企业向孵化器购买专业服务,盈利的孵化器再向背后投资者分红。各个要素主体均收获回报,商业盈利模式的正反馈又继续壮大市场。

    但现实却并不总是按这种健康的进程演绎,有初创企业抱怨园区缺乏专业服务,孵化器更像“房东”;孵化器投资人感叹资本回报少,有初创企业利用规则“滥竽充数”,甚至弄虚作假。

    问题出在哪里?孵化器数量过多是被诟病的因素之一。《南方日报》曾报道,深圳在2015年就有1万余创业者,但当时能够容纳千人的孵化器就已达到一百多家,实际利用率每家平均不到100人。

    除开资本的追捧,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创收等目的,盲目扩大孵化器规模。江苏省科技评估中心主任朱志凌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部分孵化器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一些地区出现将孵化器作为争取优惠政策的工具,作为政绩工程的情况。”

    孵化器接近容器属性,要吸纳更多优质的初创企业“汇聚成河”。但这些优质、有潜力的初创企业毕竟是稀缺的。将它们纳入一般均衡的模型,孵化器的数量存在理论上的“天花板”,“天花板”之外即是市场过剩。越来越多的孵化器要维持正常运营,也只能对部分打“擦边球”的初创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最引人担忧的是道德风险,为了孵化器的补贴等,个别不到门槛 、科技含量极低的初创企业利用旁门左道瞒天过海,企图混水摸鱼。拿着一张PPT,装一套APP,靠着自己可能也没弄懂的“牛皮”拿到孵化器的支持。就像前几年的一档创业选秀节目,某国外设计师竟想通过卫生巾融资,最终因为外语不好被俞敏洪识破。若没有俞敏洪,我们可能有幸见证一张卫生巾引发的天方夜谭。

    “假打”的初创企业最后圆不上“谎”,给地方和孵化器留下一地鸡毛,有限的资本被消耗损失。就如《西虹市首富》中,初创者欲用荒谬的创新、可笑的预期向王多鱼索取资本。有10个亿的王多鱼可以承担初创企业失败的风险,但每个孵化器都有10个亿吗?

    社会发展促进了分工的“网状”拓展,孵化器是市场专业化、精细化、垂直化的产物。细分生产要素中,初创企业还需要办公注册、投资融资等创业服务的支持,非专业人士难为之。

    至于更小地方的孵化器管理方,既无法做到商业价值评价,更难完成企业家天赋的经济核算。没有吸纳真正优质初创企业,再多的孵化器项目也无法为投资者带来回报,资源错配最终会造成低效后果。

    因此,我们倡议,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孵化器的优胜劣汰,允许无法带来回报的过剩孵化器产能出清,杜绝滥竽充数的群体。孵化器要以自身的诚信,吸引更多优质初创企业筑巢,孵化真正的”金蛋”。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孵化器培育企业家精神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只有这样,才能蓄活水,养好鱼,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国常会: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工具

    下一篇

    当前利润率可达100%!对话万头生猪养殖企业:后续肉价上涨空间将缩小,未来2~3年仍是养殖黄金期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