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续的投资策略,我们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权益资产作为进攻性资产是必须配置的。具体的行业选择方面,我们认为可以挖掘已实现技术突破的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把握成长空间大的优质企业,比如新能源、生物医疗、高端装备等。
每经记者 杨建 每经编辑 何剑岭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期市场连续出现了一系列的利好因素,A股市场也从2733点处出现明显的反弹迹象,重回2900点附近进行争夺。面对前期市场重心的明显下移以及近期快速的反弹,A股市场有什么样的投资机会呢?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对此,北京星石投资高级策略师袁广平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简称NBD)的专访,并且分享了她对后市以及一些市场热点的看法。
袁广平:今年以来,核心资产受到资金青睐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首先从今年5月份以来,贸易摩擦风云再起,外部不确定性增加,而国内经济仍处于筑底的路上,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回落。因此资金更倾向于确定性高、风险水平低的资产,从而导致核心资产溢价率走高。
其次是外资加速涌入A股市场,对市场风格起到了边际上的带动作用。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指数今年先后纳入或扩容A股,外资快速流入A股市场。截至8月13日,今年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946.9亿元,而外资本身对于核心资产就比较偏好,从而对A股市场风格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经过一定时间的上涨,一些核心资产的估值和持仓都已经接近历史高位,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核心资产的行情将会分化,那些估值水平较低、有真实业绩支撑的“真正的”核心资产的投资价值有望得到延续;但是那些估值水平较高、业绩不及预期个股的配置价值将会下降。而7月以来,我们看到,核心资产的行情也确实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化。
袁广平:我们认为,科创板上市对于科技股估值的提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科创板上市公司本身估值水平较高,对存量板块对应企业的估值具有示范作用。整体来看,科创板上市企业的估值要高于A股存量板块。截至8月13日收盘,2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约161倍,显著高于存量板块的估值水平。而科创板正式开板之后,受其提振,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表现也显著好于其他板块。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创业板正式开板前后,当时,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7倍,也显著高于当时存量板块的平均市盈率。由于创业板较高的估值水平,也带动了当时中小板指的表现好于上证综指和沪深300,特别是在创业板上市2个月之后,中小板指较主板指数的超额收益表现尤为明显。
二是科创板的设立,丰富了A股的估值体系,能够为现有科技股估值提供更科学的估值方法选择。A股存量板块的估值主要采用传统的市盈率估值体系,因此当前中小创科技股估值也依旧以PE为主。
而科技类企业由于前期大量的研发投入、市场培育投入,往往会对其利润造成拖累。因此采用传统的PE估值方法对中小创的科技股进行估值并不十分合适。科创板的设立恰恰丰富了A股估值体系,将提升A股真正的高科技股的估值水平,而那些伪创新、伪科技公司的高估值将破灭。
袁广平:市场资金逐步从消费类白马股转向科技白马股,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认为,中高收益的成长股有望成为下一阶段的核心资产。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从长期的产业发展趋势来看,高质量发展是坚定不移的方向,核心资产存在于符合国家发展方向的领域。外部来看,贸易摩擦使得中国面临的产业链问题愈加显性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配套制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其次是从中期的政策基调来看,政策不仅着眼于中期稳增长,更注重制度变革,解决体制性问题,去杠杆、设立科创板等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稳步推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扫除障碍,为优质的成长型企业腾挪出更多的资源与空间。
第三是从短期的经济环境来看,逆周期调节将贯穿全年,随着流动性改善和经济逐渐企稳,市场的风险偏好将会有所提升,对于成长性的要求将慢慢超过确定性。在宏观经济逐步筑底的背景下,一开始这类公司可能并不会太多,主要集中在细分行业龙头中,但随着政策托底效果逐步显现,景气度向好的子行业就会越来越多,成长属性恢复的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数量也会不断增加。
袁广平:关于后续的投资策略,我们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权益资产作为进攻性资产是必须配置的。主要原因在于:(1)近期,市场处于震荡区间;但是,由于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目前A股依旧处于相对比较安全的区域,特别是前期受资金关注度相对较低的股票。(2)7月经济数据有所回落,未来逆周期调控政策有望加码。
从货币政策来看,虽然出现“大水漫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结构性宽松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从财政政策来看,一方面专项债存在扩容空间,2019年专项债发行限额2.15万亿元,1~7月累计发行专项债1.625万亿元,仅剩余5250亿元,另外一方面财政可以加码:7月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之后,未来基建力度有望更加积极。
而具体的行业选择方面,我们认为可以挖掘已实现技术突破的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把握成长空间大的优质企业,比如新能源、生物医疗、高端装备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