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人工角膜业务的优得清一度备受冠昊生物期待,上市公司曾花费7600万元取得优得清近半数股权。但近几年,优得清净利润连连亏损,冠昊生物自身的人工角膜项目进展似也不及预期。
每经记者 曾剑 每经编辑 梁枭
今日(8月22日)晚间,冠昊生物(300238,SZ)公告称,公司拟转让参股公司广州优得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得清)部分股权。优得清主要从事人工角膜产品的研发、生产。
事实上,人工角膜一度是冠昊生物最耀眼的概念光环。为了拓展该项业务,冠昊生物除了花费巨资参股优得清,还投资自研。但上市公司耗时耗力的投入未能得到预期的回报。一方面,优得清业绩连连亏损;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自身的人工角膜项目近年来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冠昊生物公告,公司拟将参股公司优得清20%股权转让给西藏鑫溢投资有限公司,转让金额为2600万元。
公告信息显示,优得清成立于2013年7月,注册资本为450万元。截至目前,冠昊生物持有优得清49.33%股权。若上述交易完成,上市公司对优得清的持股比例将下降至29.33%。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与之前增资/收购时相较,优得清在此次交易中的估值似乎有所缩水。
回顾历史,冠昊生物于2014年9月首次对优得清投资1000万元,占该公司股权比例的16%。此后,上市公司于2015年7月对优得清增资3000万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33.33%。仅仅1个月后,冠昊生物再度宣称,继续以自有资金3600万元收购优得清16%股权。
在冠昊生物三度增资/收购中,以交易价格估算,优得清的估值分别为6250万元、1.73亿元、2.25亿元。而在最新的交易中,优得清的估值约为1.3亿元。
合计算来,冠昊生物累计对优得清投资了7600万元,拿到49.33%股权。由于前后买入价格有差异,冠昊生物此次减持优得清是赚是赔,倒的确不好判断。
8月22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拨打冠昊生物证券部电话,但无人接听。
对于转让优得清20%股权,冠昊生物在相关公告中表示:“(本次转让)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资产结构,改善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提高运营和管理效率。”
事实上,冠昊生物曾对优得清寄予厚望。上市公司曾在2015年8月公开表示,全世界的低视力患者已超过1.35亿人,其中我国已超过1230万人。目前,因角膜病和角膜损伤致盲已居致盲性眼疾的首位,而角膜移植是让患者重见光明的唯一治疗方式。但是,每年能得到捐献者捐献的角膜并进行移植的患者数量非常有限,大量患者还在等待治疗。因此,异体角膜移植替代产品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记者注意到,人工角膜也一度被冠昊生物定位为下一个能够实现大幅增长的明星产品。
2016年4月,冠昊生物公告披露,优得清的脱细胞角膜植片获得相关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标志着世界上唯一以复明性为主要疗效指标的角膜产品成功获批上市,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
彼时,为了尽快将优得清的产品推向市场,冠昊生物还祭出了重组方案。根据计划,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珠海祥乐100%股权。彼时,上市公司直言:“收购完成后,借助珠海祥乐在眼科领域较为完善的销售渠道,优得清人工角膜能够在完成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后快速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
不过,即便有冠昊生物保驾护航,优得清的业务拓展仍不顺利。2016年~2018年,优得清分别实现营收293.25万元、2343.07万元、1505.64万元,分别实现净利润-494.26万元、-1582.83万元、-681.02万元。今年上半年,优得清的营收更是只有86.43万元,净利润则亏损39.8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冠昊生物自身也在开发“与优得清技术线路有所区别”的人工角膜。
记者查阅冠昊生物多份定期报告后发现,公司曾在2015年年报中披露,人工角膜项目定下在报告期“开展临床试验”的目标,而实际进展为“取得了四家临床机构的伦理批件并签订了临床试验合同,目前已完成两例临床入组,处于术后观察期”。
此后,冠昊生物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年报中均披露,其人工角膜项目一直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冠昊生物今日(8月22日)晚间披露的2019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人工角膜项目进展与2016年年报披露的内容完全一致:“取得了四家临床机构的伦理批件并签订了临床试验合同,已完成了四例临床入组,处于术后观察期。”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