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95后护理员相亲不敢提工作 养老服务行业需求大、留人难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8-22 10:21

    你有没有想过将来会选择怎样的养老方式?很多人会说:养儿防老,而有一群老人选择在老年公寓、养老院安度晚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事养老服务行业,但受薪酬待遇、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内普遍存在留人难的问题,更有95后从业者表示,“相亲不敢透露真实工作”。

    记者走访北京养老公寓,带你了解她们鲜为人知的经历。

    每经记者 唐如钰    每经编辑 肖芮冬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难以言表的快乐

    被问到有没有萌生离开的想法,李林摇着头说,“不会,我工作中的快乐是别人看不到也难以想象的”。

    她向记者介绍,“楼层有位失智老人刘奶奶,三年前刚入住时脾气暴躁、不吃饭,每天拎着十斤重的行李堵电梯、闹着要回家。那会儿我们每天是想方设法安抚她。现在已经跟我处的特别好了,有时候我逗她让亲我一下,老人也乐呵呵地亲一下。”

    除了安排好老人们的日常起居饮食,应对突发的异常情况,李林另一项工作就是每天带着老人参加文娱活动:打牌、唱歌、读报纸、康复操、穿鞋带,不同的老人适合不一样的活动,长辈们也有各自的偏好。其中,失智老人们也会被引导着参加各项活动,“这是公司设计的非药物延缓失智疗法”。

    “有一个爷爷特别喜欢唱歌,活动时就反反复复唱‘一条大河’这一句;还有位奶奶酷爱墨镜,经常戴着墨镜穿风衣坐着轮椅出来参加活动。”李林谈起老人们的趣事时,明显兴奋了许多,“还有之前有位爷爷入住时是卧床状态,我们护理半年多后开始坐轮椅,现在已经能自己慢慢走路了”。

    李林一直说自己表达不好在养老公寓的乐趣和满足,但不难看出,她工作中的快乐和成就感都来自于和老人们的互动,以及被照护老人身体情况的好转。

    前景被看好却留人难

    谈及自己的职业规划,李林表示未来仍会留在养老行业,以后有机会也想尝试公寓销售、管家岗位,“还希望外界能对我的工作少一些误解”。事实上,她的困扰也是当下养老护理从业者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49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7.9%,老龄化规模和比例在持续增长。此外,根据第四次中国老年人口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在2015年末已经达到4063万人。前述《报告》就显示,即便按照一般口径的1:3完全失能人口照护比来看,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的缺口规模也已达到500万人之巨。未来十五年,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总数相继迈入3亿、4亿人的门槛,高龄、失能老年人口的总规模还将持续攀升,急需建设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予以应对。但现实情况却是,目前“40、50”人员仍是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主力军,与高职院校毕业生相比该群体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缺乏职业的养老护理技能训练等问题。

    《报告》还指出,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养老服务人才教育体系仍然以高职高专为主,设置类型单一;目前开设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最多的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院校只有约200所,仅占高职院校总量的14.4%,总在校人数仅有6000人左右,占高职院校总数比例更为稀少。同时,受社会观念、薪资待遇、福利补贴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学生流失问题也颇为严重,难形成长期稳定的职业队伍。90.91%的受访学生对养老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但越临近毕业,学生从事本行业工作的意愿越小。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社会观念和待遇,职业上升空间也是年轻人选择是否留在该行业的重要考量。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王建民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其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师常被家长问到学生毕业后能干什么,“如果在一线伺候老人就不干,但是在养老机构做管理就愿意干”。

    观点、待遇,改善亟待提速

    针对行业留人难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主任成绯绯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高职院校和养老机构可从三方面发力破解难题。

    首先,是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在养老服务领域的专业性,“通过专业度让学生和家长意识到该职业与医护人员一样,应该被认可”。

    北京东城区一养老机构负责人就向记者强调,养老护理人员的工作不能被浅薄地理解为“伺候老人”,“他们所做事情的价值和意义都远大于此,无论是照顾失能老人日常生活,还是应对失智老人异常行为和心理疏导,都是有专业门槛的”。

    其次,则是养老机构与高职院校开启订单合作模式,即机构在学生在校时向学校下单需招聘人数和具体专业技能要求。如此,学校便更可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与此同时,机构还可向合作院校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养老护理的工作中、了解行业,“打通学校与机构间的渠道,也能帮助学生看到就业方向,避免他们因不了解、迷茫而流失掉”。

    再者,养老机构还可建立相应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轮岗、换岗机制,“让年轻人意识到院长也是从一线护理员做起的,看到职业上升空间”。

    前述养老机构负责人就表示,行业人才的短缺并不局限于一线护理人员,同样也缺乏有经验的管理人才。而比起外聘,其所在机构更倾向于机构内“长起来”的员工,“这样的人才既熟悉院内情况,也对老人和公司有感情”。

    此外,成绯绯还指出,当下养老服务行业仍处于需要政策扶持的阶段。她建议,一方面,政策可进一步加强对养老服务从业者的补贴,例如各地方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培训补贴、岗位收入补贴等制度,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免养老服务专业大学生学费;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还可每年评选颁发如“最美养老护理员”一类的奖项,提升养老服务从业者荣誉感和社会认可感,从而逐渐改变社会观念。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深圳各区传达建设先行示范区意见 透露未来发展侧重点

    下一篇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审:细化隐私权保护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