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神秘名单再爆“问题”公司,A股市场遍地是“雷”还是危言耸听?

    上海证券报 2019-08-14 06:29

    对近期流出的一份500余家问题公司的“名单”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其中不少公司的问题描述夸大其辞、混淆视听,绝大多数公司所涉风险前期早已充分披露、投资者早有认知。

    图片来源:摄图网

    去年以来,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公司”名单开始在朋友圈里流行起来。

    尤其是每当市场有所波动、投资者信心有所起伏的时候,这样的“名单”就会贴着一层看似神秘的标签,带着小道消息的色彩被各路人马转发。

    这些“名单”究竟靠不靠谱?所谓的“问题公司”究竟是真雷还是假雷抑或是死雷?

    记者对昨日流出的一份500余家问题公司的“名单”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其中不少公司的问题描述夸大其辞、混淆视听,绝大多数公司所涉风险前期早已充分披露、投资者早有认知。

    市场资深人士指出,对于这样的“名单”,内行们早就见怪不怪,投资者与其相信一份非专业人士搞出的莫须有“名单”,倒不如从公司信披入手踏踏实实研究,以价值投资的眼光识别真雷。

    神秘“名单”吸引眼球

    实际情况还需甄别

    12日,一份自诩“劲爆”的516家问题公司名单在朋友圈悄然传开。

    乍一看,大族激光、涪陵榨菜、博信股份等公司均赫然在列,所涉事项言之凿凿。

    但细细翻阅,不难发现其中列举的不少公司事项是对前期问询和处分情况的简单拼凑和主观臆断,有的直接夸大其辞、混淆视听。

    例如,“名单”指出广汇能源商誉过百亿,但公司商誉实际仅有2.49亿元。

    与之类似,兖州煤业被指商誉高、有减值风险,但公司商誉实际仅占净资产的0.37%,且公司业绩良好,目前未出现减值迹象。

    郑煤机多年前变更坏账计提政策被指虚增利润,但实际相关调整并未影响公司当年盈亏、金额占比影响极小,且此后公司坚持沿用相关坏账计提标准至今,就此称其“虚增利润”未免有失偏颇。

    总的来看,这份“名单”看似干货满满,但其实质内容质量却值得商榷。

    事实上,此类看似劲爆的“问题”公司名单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就层出不穷,少的几十家,多的有数百家。

    乍一看,好像挺像回事,但实际内容的可信程度和含金量却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相关风险早有提示

    市场前期已充分消化

    记者发现,“名单”中绝大多数公司都是市场上“大名鼎鼎”的风险公司,而名单内容的套路也基本是对前期公司负面信息披露和监管事项的“大杂烩”和“炒冷饭”。

    实际上,对于这些公司的风险市场早有预期并充分消化,在市值和交易情况上也已有明显的反映。

    以庞大集团为例,公司及大股东资金链和流动性风险等问题前期已经多次问询和披露,投资者对公司主业不振、重整风险等早有知悉,公司市值也从上市之初的约600亿元一路下滑,近一年来基本都在80亿元左右徘徊。

    又如东方金钰、粤泰股份、梅雁吉祥等,这些公司的问题和风险,已经在交易所的多次问询下充分披露,投资者早就知晓。

    而诸如北大荒、*ST天业、ST抚钢、长园集团等公司也早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行政处罚,相关问题前期已经充分暴露。再看看这些公司股价和交易,前期基本已经充分反映。

    由此可见,这份“名单”基本就是旧事重提式的炒冷饭,并没有新鲜花样,市场早已充分消化,只是被披上了危言耸听的标题,以混淆视听。

    小道消息满天飞

    明辨是非需找准信息源

    记者发现,每当市场有所波动或投资者情绪有所起伏的时候,诸如前述“问题公司名单”的小道消息和各种“爆雷说”就会源源不断、风声鹤唳,其受众之广、传播之快令人乍舌。

    但是,这些“惊悚”标题背后内容的实际价值和可信程度却值得商榷。

    市场资深人士向记者反映,虽然专业人士能一眼辨识这些信息的实际参考价值不大,但由于大多散户投资者的识别和判断能力有限,在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投资者结构下,此类负面名单或信息的传播对市场整体的信心还是有着较为不利的影响。

    前述市场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在各种信息纷繁复杂的当下,投资者千万不要偏听偏信,而是应当保持定力,立足于公司信披进行风险识别。

    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这些“爆雷说”、“问题公司名单”类似于负面广告。大家现在对广告里面的各种溢美之词往往比较警惕,其实对于这样以讹传讹的负面消息也应当有同样的质疑精神。

    从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绝大多数公司的问题实际早有暴露,但投资者宁愿相信非专业人士以非官方渠道传播的“名单”,却对公司公告、监管机构的处分决定和监管函件等实实在在的公开信息置若罔闻,实在是本末倒置。

    甚至一些投资者在监管层已经督促公司反复提示风险的情况下,仍然奋不顾身地愿意去搏一把,其理性投资和风险意识都有待提高。

    他坦言,即使是如巴菲特一样的投资天才,也不可能不看公司公告和官方消息,仅仅依靠所谓的小道传闻就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经济结构调整进行时

    上市公司业绩须理性看待

    记者注意到,近期之所以“爆雷说”“问题公司名单”频频刷屏,与一些绩优公司增速放缓,甚至如“两康”等个别公司风险暴露不无关系。

    前述资深人士指出,去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更多的内外部挑战和不确定因素,宏观经济增速整体有所放缓。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有所波动,甚至个别公司的相关问题和风险水落石出,都是符合市场和经济运行规律的情况。

    在经济整体转型和环境变化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也难以完全独善其身、一枝独秀。

    投资者需要有包容的心态和长远的眼光来理性看待。

    事实上,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专注主业、经营规范,业绩表现明显优于非上市公司。

    以沪市为例,2018年仍有九成公司实现盈利,近八成公司连续三年扣非后净利润盈利,这是投资者的根本底气和信心所在,完全不必过于担忧。

    而对于确实有问题的公司,记者也注意到,监管层前期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基本都已经通过问询、核查、处罚等加强监管、紧盯严防,在这个过程中各类市场乱象如随意停牌、高送转、概念炒作等也得到极大改善。

    对于市场反响比较大的造假、掏空行为,也是快查快处,迅速回应市场期待。

    有资深投行人士表示,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监管不可能包打天下,市场的问题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市场约束机制才能得以根本解决。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乃至投资者,在市场生态中都应各尽其责。

    他指出,通过提高违法成本,精准监管、有收有放,让市场参与者真正有所敬畏、有所忌惮,真正做到自我规范,才能有效净化市场环境。

    今年以来,监管层已经多次表态,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相信市场秩序将在这一进程中不断优化完善。

    上海证券报 邵好

    文章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

    中证报头版:逆回购操作量翻番,MLF马上就来

    下一篇

    香港警方:对机场示威者严重暴力行为予以极严厉谴责 已拘捕5名男子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