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第一家被“戴帽”的影视传媒股,ST印纪还正面临资金紧张,甚至影响经营活动的的风险。
每经记者 张春楠 毕媛媛 每经编辑 杜毅
ST印纪又收到监管函了。
7月11日,ST印纪公告了交易所出具的监管函,这一次是催促ST印纪回复年报问询函。交易所要求ST印纪在6月3日前将有关材料报送并披露,但经过交易所多次催促后,截至目前,ST印纪仍未回复年报问询函,董事长吴冰也许久未露面。
这不是ST印纪第一次受到监管部门的“特别关照”。每经记者不完全梳理,自从2018年初以来ST印纪共计收到交易所的10封关注函,一次交易所给予的通报批评处分,一封四川证监局的的问询函和一封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频率最高时一月可达四封。
作为今年第一家被戴帽的影视传媒公司,ST印纪目前的业务已经接近停滞,多笔融资券出现违约,就连年审会计师都表示无法确认经营成果。在2018年亏损近18亿元后,今年一季度,ST印纪再次亏损近3000万元。对于年审会计师提出的年报审计意见以及公司接下来的经营能力等,交易所在5月底提出了问询。
一年半收十多份关注、问询函
早在今年4月份,ST印纪披露2018年年度报告,年审会计师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时,交易所就对此高度关注,并发出了年报问询函,要求ST印纪在6月3日前将有关材料报送并披露。但经过交易所多次催促后,截至目前,ST印纪仍未回复年报问询函。
交易所还表示董事长、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代)吴冰未能恪尽职守、履行诚信勤勉义务,违反了相关规定,对公司的违规行为负有重要责任。
图片来源:ST印纪公告
事实上,这不是ST印纪和吴冰第一次因延期回复问询函遭到监管部门警示。去年底,四川证监局对ST印纪和吴冰下达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称早在去年9月20日就下达的问询函最迟应在9月27日之前报送问询函答复书面材料,但公司却一再拖延了近一个月。
在过去的一年中,ST印纪不止一次受到监管部门的“特别关照”。每经记者根据ST印纪公告不完全梳理,自从2018年初以来ST印纪共计收到交易所的10封关注函,一次交易所给予的通报批评处分,一封四川证监局的的问询函和一封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频率最高时一月可达四封。
2016年4月以来,ST印纪5名董事相继辞职,包括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和3名独立董事。董事长吴冰目前兼任总经理、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身兼四职。
今年4月,每经记者曾到访ST印纪位于北京的总部,看到总裁办内整墙的展示柜仍然摆放了吴冰作为封面人物的各大杂志,但她却似乎鲜少露面。去年11月公司回复四川证监局问询时称吴冰因病出国治疗,没有及时接受监管部门的约谈。
展示柜仍然摆放了董事长吴冰作为封面人物的各大杂志(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毕媛媛 摄)
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 严重影响经营活动
今年4月份ST印纪发布的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巨亏超过17亿元,同比下滑超过300%,同时营收也下滑超过8成,由2017年的21亿元同比下滑至3.62亿元。
图片来源:ST印纪2018年年报
不仅如此,年审会计师对这份财务报表还无法出具审计意见。会计师认为由于ST印纪大部分银行账户被司法冻结,生产经营停滞,无法判断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编制的2018年度财务报表是否适当。
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缺岗、员工离职严重、财务人员更换,在审计中无法实施有效的审计程序和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会计师无法确认2018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
会计师还对ST印纪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表示了否定意见。会计师一方面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吴冰身兼四职,无董事会秘书资格证,公司无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另一方面是ST印纪员工大量离职或不在岗,致使公司部分关键内控职能缺位,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正常执行。
作为今年第一家被“戴帽”的影视传媒股,ST印纪还正面临资金紧张,甚至影响经营活动的的风险。
ST印纪分别于今年4月3日和4月20日发布的一系列公告显示,公司逾期债务本息超过9亿元,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公司未能履行分红承诺,4亿元的“17印纪娱乐CP001”短期融资券出现违约,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3个月以内不能恢复正常。
关于违约原因,ST印纪表示,受业务下滑和债券违约等因素影响,公司资金筹集困难,短期流动性紧张。公司表示,会保持与债券持有人及相关中介机构的密切沟通,做好相关后续处置工作,并将继续筹措资金,尽快向债券持有人支付本期中期票据的利息,以及延迟支付产生的相关罚息。
但到了今年5月,ST印纪发布公告,公司2018年向兴业银行申请不超过1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期限不超过1年。现借款即将到期,现公司申请将该笔贷款展期至2020年5月26日,金额不超过4920万元,并将与兴业银行签订相关展期协议。
今年5月底,交易所在对ST印纪的年报问询函中列出了12个问题,对于年审会计师提出的审计意见和鉴证报告,以及公司接下来的持续经营能力等提出问询。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资料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