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晗 每经编辑 叶峰
养老已经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而且这个话题早就是老生常谈,久而久之,大家对人口老龄化这个词熟悉却又不敏感,尤其是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90后”,年老离他们来说也并不遥远。
人口老龄化在我国已是大家熟知的现象与热词,在中国,“银发一族”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
联合国对于老龄化社会划分标准一般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
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的人口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1.9%。
少子化、低生育水平现状下,老龄化程度还将进一步加深。想要在年老时依然支撑起较为富足的生活,需要及早为养老投资做出准备。
如何保证老有所依?
一个事实是,第一批“90后”即将跨入而立之年,再过6个月,最早一批“20后”也要出生了。
一份来自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显示,35岁以下的年轻人有超过半数还未准备养老储蓄,不少年轻人期待政府养老金成为养老主要支撑来源,但却对养老金制度知之甚少,调查样本中,有超过97%的年轻人对养老金了解很少或者完全不了解。
不少年轻人会发出疑问,还这么年轻真的要开始考虑养老么?而事实上,越早为养老做储备,养老资金越富足,越能发挥资金的长效收益。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养老并不是老年之后的事情,需要及早规划,开始工作就进行养老资产储备是发达经济体国民的普遍做法。越早进行养老储备,才能充分发挥复利的时间效应,从而减少后期的养老储备压力。”华夏养老金管理部高级副总裁孙博表示。
另外,大家的思维也要从储蓄养老转变为投资养老。根据《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在不考虑投资的基础上,年轻一代的目标储蓄为163.4万元,都以现金为主,并且未考虑通胀因素。根据当前的储蓄状况和银行存款利率推算,在不进行投资的情况下,需要长达59年的时间才能存够足够的资金。也就是说单单依靠储蓄养老并不现实。
意识觉醒后的下一步,你需要的是一份符合自己的养老投资规划。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严雄称,每个家庭和投资者的养老目标需求不一样,同时他们的投资策略和风险偏好也会有所不同,这些都对应着不同的投资标的分布。应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组合的流动性,预期收益率,预期波动率,根据这些目标参数再来根据模型计算得出,不同资产的分配比例。但整体而言,低波动,长期增值应该是大部分养老投资人的需求,故避险类资产整体而言应占大头,随着时间和年龄的变化,风险偏好的推移可适当每年调整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的权重比例。
同时也要保证投资多样性,坚持长期投资分散预期风险,“安享天年并不容易,需要合理的规划和多年持续的努力,投资者需要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客观化投资策略制定,将现金储蓄、保险、债券、股票或房地产物业等进行合理组合,来实现养老目标。”调查报告指出。
多元化养老投资模式
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渐渐远去,大家的养老意识正逐渐从储蓄演变为投资,商业保险、房地产、股票、基金等涵盖了养老所需的投资渠道。
房子对于国人来说不只是居住意义这么简单,房子也有很大的资产升值空间。不过盈米基金副总裁刘文红指出,房地产在中国社会大部分家庭的资产中是储存财富的主要手段,从过往来看,房地产投资提供了比绝大多数金融资产更高的风险收益性价比,但是后续调控手段趋严的情况下,房地产的投资价值还有待考量。
严雄也指出,在投资养老时需要从风险类别、流动性等方面考虑去评估应对养老的手段。比如地产的流动性是很弱的,无法快速变现,所以可以更加灵活的加入一些流动性较好的避险资产,比如债券。同时,考虑到全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也可以配置一些外汇来预防汇率风险。
相较不动产,股票流通性更好且收益不错,但是存在亏损的可能,这种高风险投资品种,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投资者可以投资炒股。
近两年,随着家庭风险保障意识的提高,保险资产配置更多的走进千家万户,商业重疾险、意外险等险种也是分散家庭风险的重要手段。在各大险种中为了应对年老,商业养老保险应运而生,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有效补充,不过传统商业保险抗通胀优势不明显,遇到通货膨胀就会存在贬值的风险。
公募基金也是投资养老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具体配置上,严雄指出:“整体上原则还是多资产配置,但由于是养老为目的,力求波动性较小,所以权重上更多的还是配置偏避险类的,稳定性的债券型基金,少部分仓位配置股票型基金。”
另外,针对规划退休投资养老,近两年公募基金大力推广养老目标基金,未来养老目标基金投资也会纳入个人税收递延,也是对个人养老投资的优惠政策。
“相比于其他基金,养老目标基金是更加契合到每个人的退休年龄。就拿2035基金来做例子,从2018年开始投资,一开始权益部分会比较高,收益和风险都会相对比较高。随着退休年龄的临近,权益风险逐步降低,越来越多投到固收部分。到2035年的时候,这个产品基本上有95%的资金是投到固收部分,风险会比较低。等到赎回的时候或者退休的时候,这个产品的波动率已经非常小了,基金本身就是选择一篮子股票或一篮子债券,那相对于单个股票或单个债券来说,整体波动性更小,稳定性更强。”刘文红称。
如何参与投资基金养老
在长达20年的投资养老方案中,大家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是,定投的基金时机不好怎么办,因为养老目标基金在前期配置的权益类资产更大,一旦遇到市场大跌,基金业绩很难有不亏损的保证,那么是不是应该时刻关注股市行情,抄底进入,高位卖出让基金收益更佳呢?
对此,严雄表示,长期的经验显示,过于频繁的择时是不利于投资的长期稳健增值的,基金经理尚不能完全准确的择时,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不建议去做主动择时判断,尽量是长期持有优质基金,除非在市场情绪十分极端,或者自我有个人变现需求的情况下。
“定投的好处就是规避投资者无效率的择时和追涨杀跌,可以平滑自己的投资收益率曲线,降低整体资产组合的波动率,定投建议不需要择时。”严雄补充道。
大成基金大类资产配置部首席FOF研究员王群航介绍,养老目标基金是以养老为特定投资目的的,作为一种为了较为遥远的未来进行养老储备的产品,投资养老目标基金本身具有超长期的策略准备。“一方面,由于它们都必须按照FOF的方式进行运作,具有‘风险与收益的二次平滑’这个特点,理论上没有补仓的需要;另一方面,鉴于养老目标基金的超长期性特征和非常鲜明的储备特色,对于此类基金的投资方式也将随之与以往所有种类的基金有所不同,即:以往的那些种类基金既可以一次性投资,也可以定投,而养老目标基金则是总体上非常适合定投。”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