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云中:重启经贸磋商对资本市场构成中长期积极信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6-30 19:52

    对于中美双方重启经贸磋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云中表示,这是一个好现象,也是一个好事情,对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贸易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对股市来说具有中长期的积极意义。

    每经记者|唐宗全    每经编辑|何建川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6月29日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中,两国元首同意,中美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表示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两国经贸团队将就具体问题进行讨论。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云中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好现象,也是一个好事情,对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贸易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对股市来说具有中长期的积极意义。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G20峰会前两三天,市场价格波动的特征或许透露了市场的观望情绪,现在会谈还是有积极成果的,市场的预期可能是比较好的。

    刘云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来要谈一些关键话题和关键问题。这些都是“硬核”,反复也谈了这么长时间了;对于这些“硬核”问题,学界也很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进出口总额25925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4358亿元,增长7.7%;进口11567亿元,下降2.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791亿元,同比扩大89.8%。

    刘云中表示,国内5月份的数据还不错,但这是短期数据,不能说明长期趋势;不排除受拟议中的美国加征约3000亿美元政策的影响,部分订单提前了。刘云中认为,市场的预期可能是良好的。

    刘云中表示,中国实体经济韧性充足,国内企业的生产能力没有问题,具有消化增加10个百分点关税的能力。虽然我个人没有做过这个方面的研究,中国社科院、券商等研究机构都有研究报告发表。10个百分点的影响能被中国实体经济消化,是学界的普遍看法。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刘云中认为,中美之间发生经贸摩擦越多,贸易的量就会越少,这会给原材料的需求带来负面影响,中美经贸摩擦对大宗商品来说不是好的消息。另外,中美经贸摩擦还会带来进口成本的增加,对大宗商品来说,这也不是一个积极的因素。两国元首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不再对中国产品加征新的关税。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对于资本市场,刘云中表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两国元首同意重启经贸磋商,不增高关税壁垒,这也是个积极信号,对股市来说是一个中长期的积极信号。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视频丨蔡羽:举全市之力推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建设

    下一篇

    特朗普与金正恩板门店握手 特朗普称邀请金正恩访问美国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