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有很多种做法,精准扶贫也有多种模式,但真正探索出可持续扶贫模式的凤毛鳞角。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房企加入“精准扶贫”大军,从实操效果来观察,我们发现有一些房企已经有可操作的扶贫成功模式,只不过他们一直很低调,不为外人所知罢了。
在对房企精准扶贫模式的梳理中,我们发现佳兆业集团在精准扶贫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输血”与“造血”并进的“产业扶贫+生态优化”的脱贫创新模式。经过认真的调研、归纳与分析,我们总结出了佳兆业集团扶贫裂变的三大法则,这就是公益基金定向、产业扶贫闭环、资源整合共建。
产业与生态、输血与造血、精准与可持续,这一系列扶贫举措背后,有哪些具体的践行?在佳兆业集团业绩增速之中,佳兆业集团多元助力精准扶贫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把镜头聚焦,用微观的视角来触及佳兆业集团扶贫活力裂变的一面。
佳兆业集团最近的一次公益捐赠,是在2019年6月30广州举行的“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佳兆业集团再度捐款1.2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省内精准扶贫工作。据统计,迄今为止,佳兆业集团已累计捐款3.4亿元,深度参与到广州的脱贫攻坚战中。
2019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现场
一直以来,公益捐赠成为佳兆业公益“输血”的普选动作,20年来,佳兆业在扶贫、济困、教育、医疗、环保等公益慈善领域资助项目超80个,累积金额近14亿元,曾获“深圳房企社会责任标杆企业”、“福布斯中国慈善榜TOP50”、“鹏城慈善捐赠企业金奖”等殊荣。
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接受佳兆业集团高管郭晓群捐款
另据梳理,从“广州扶贫济困日活动”开办至今,佳兆业集团已连续参加了10年,累计投入超5.5亿元,帮扶过惠州、河源、江门、茂名、湛江、揭阳等地区40个贫困村,将帮扶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作为集团社会公益事业的主攻方向,最大程度与社会共享发展成果。此外,相较于常规的捐赠,佳兆业更聚焦在“精准”二字上。实践过程中,高点思考,以绿色生态作为导向,将扶贫地区打造成了“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社会主义绿色新农村典范。
此外,在定向捐赠、因地制宜采取扶贫措施之外,佳兆业更希望代表深圳企业走出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子,真正能激发出区域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人口不仅能脱贫创收,而且有能力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2017年11月,佳兆业扶贫公司宣告成立,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佳兆业精准扶贫的“特战队”。扶贫公司下设扶贫产业部、规划设计部、项目发展部等,统筹集团资源,推动扶贫工作的全面落地。
这是一次创新的扶贫尝试,也是佳兆业集团落实十九大精神,积极推动扶贫工作的最新决策。据悉,自扶贫公司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各业务集团的长处,立足于帮扶当地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输血”与“造血”并进的可持续扶贫模式。
惠州龙门县佳兆业有机稻田
以惠州龙门县为例,刚开始进驻的时候,很多村民都不理解,对改造持有疑虑,导致工作推进较慢。但在改造的污水处理、自来水、文化广场、村庄公园等设施日渐成型后,面对这大变样的村容村貌,越来越多的村民不仅支持佳兆业的改造,更主动投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
据统计,佳兆业扶贫队伍进驻惠州龙门县后,采取“自捐自建”的EPC扶贫模式,在龙门县6个贫困村,进行人居环境整治、自来水、污水处理、卫生站、养老院、危房改造等,惠及贫困村人口1.6万人。
通过这项对村庄面貌的先期改造,佳兆业不仅赢得了村民的认可,也为接下来的“输血”式扶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产业扶贫构建方面,佳兆业结合龙门县产业定位、贫困村现状及自身优势,提出了“扶贫公司+专业种植企业+农民合作社+佳兆业销售”的闭环模式,走“集约化、精品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拓宽农村农业增值增效空间。
具体而言,佳兆业通过集约化流转土地,组成合作社,让农户实现土地租金、劳动报酬和收益分红三份收入。同时,佳兆业发展有机水稻、观光果园等精品农业,提高土地的生产价值。通过整合自身优势资源,佳兆业前端捐建高标大棚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中端引入专业种植企业聚集现代产业要素,后端搭建销售和服务平台,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三产联合,示范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推动农村农业发展。
佳兆业扶贫电商平台“龙门佳选”产品
与此同时,佳兆业通过搭建“龙门佳选”电商平台,将贫困区域大米、水果等农副产品实现以10%的溢价面向佳兆业员工、业主及客户群体销售,销量明显提升。目前,佳兆业已打造出两个产业示范基地,其中,在西埔村打造“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基地”,通过有机种植和鸭稻同作的方式,水稻亩产产值由2000元/年提升至12240元/年。
作为深圳民企,佳兆业近年为精准扶贫的努力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除了连续两年获得“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金杯”,佳兆业还获得“广东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集体”、广东乡村振兴“万企帮万村”行动中作出突出贡献十大的民营企业、“2017-2018中国房地产年度扶贫标杆企业”、“2018精准扶贫贡献年度典范企业”、“中国首批精准扶贫最具影响力企业”等多项殊荣。
佳兆业集团荣获“2018年度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金杯”
总体来看,佳兆业的闭环产业扶贫模式,就像一颗可活力裂变的产业扶贫种子,一旦扎根在贫困村的土地里,便能深根发芽,而所生长出的果实,不仅味美香甜,更能产生多样的经济效应。比如成功将贫困区域产值提高4倍以上。而作为种子培育师的佳兆业,着实充分激发出了区域的内在活力以及村民的潜在动力,帮助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创收。
在产业扶贫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后,佳兆业在扶贫事业推进中,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一方面整合旗下各产业资源和合作伙伴参与扶贫事业,另一方面构建完善的“三金一会”公益平台,即佳兆业公益基金会、佳兆业白衣天使关爱基金、佳兆业玉树助学基金、佳兆业环卫工关爱基金,聚合社会力量,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具体到产业资源共建,在文化扶贫方面,佳兆业旗下深圳足球俱乐部免费赠送赛季电视直播广告权益,帮龙门县宣传城市形象;在旅游扶贫方面,佳兆业旗下深圳航运集团开辟了龙门旅游路线,并组织旅游团到佳兆业帮扶的贫困村旅游、消费;在扶弱济困方面,佳兆业先后组织7次贫困户、留守儿童、患重病家庭、残疾人及孤寡老人的点对点帮扶活动。同时,佳兆业还与200多家合作单位共同发起“建设美丽乡村”的倡议书,集社会之力,助力乡村振兴。
改造后焕然一新的惠州上东村S244道路
而在公益平台的运营中,2011年,成立“佳兆业白衣天使关爱基金”,每年定期表彰优秀医务人员、救助危困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及“职业倦怠工作坊”等活动,并在节假日为坚守岗位的医务人员送上慰问。至今资助、关怀、奖励深圳优秀医务人员477人次。
同年,佳兆业出资114万元设立“佳兆业玉树助学基金”,这是继2010年玉树地震捐资200万元启动玉树新校园助学计划后,佳兆业对灾区孩子的持续关爱行动。该基金用于资助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哈秀乡中心寄宿学校15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3年内每年向每名学生资助1300元学习费用。佳兆业持续多年坚持派出代表,奔赴七千里之外的玉树,看望慰问哈秀乡寄宿学校的师生,并亲自将助学金发放至孩子手中。
此外,佳兆业还计划在帮扶地通过建学校、强师资,捐建乡村学校,强化师资力量,全方位补足当地教育资源缺口。同时,佳兆业还计划以促进就业为抓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依托产业脱贫的贫困户提供技能增值、可持续发展的脱贫保障。其中,在贫困学生资助方面,佳兆业与北京百年职校合作,连续三年资助梅州百年职校教育办学,可让93位贫困学生享受免费正规教育。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佳兆业在环保领域也有所建树,比如:捐资200万整治龙岗大道沿线环境、为广东省普宁市流沙新河改造工程项目捐款、捐款300万元支持“我为大运种片林”活动、为深圳绿色基金会捐资200万元提升深圳绿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等。此外,为保护深圳大鹏海岸线生态完整,自2012年起,佳兆业便携手大鹏新区开展“珊瑚保育计划”。
惠州龙门县佳兆业生态采摘果园扶贫项目
梳理过后,从一系列的扶贫举措初衷和成效来看,佳兆业在贫困区域走出的是一种全覆盖、生态可持续型的帮扶路径。这种模式,区别于大部分企业简单的公益捐赠和产业导入,而是以村容村貌改进为先导,以产业培育创收为引擎,以资源整合护航为纽带,协同推进美丽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知恩返哺、不求回报是佳兆业坚持的公益慈善理念。一直以来,佳兆业在形成“资本力+产品力”的“双轮驱动”增长模式的同时,大力实施精细化运营并持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由此,以精细化运营来反观佳兆业在公益慈善上的举措,不难发现也是在精耕细作的持续深度投入,以美好生活的高标准,来推动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并助力贫困村的振兴。
龙门淳朴的村民曾评价佳兆业是“既挑着箩筐,又带着锄头”,既出钱又出力,从这条评语中,业内不难感知到佳兆业聚合集团之力践行的社会责任,真正惠及到了帮扶对象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