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行业潜规则曝光后,将带来怎样的“地震”?这一答案正在国内卡车领域上演。
5月21日,国内4.5吨以下轻型货车“空车超载 轻卡不轻”的问题被央视曝光,涉及中国重汽、陕汽集团等国内商用车龙头企业。这一“行业潜规则”迅速引发主管部门关注,工信部立即启动了轻型货车“大吨小标”专项治理工作,并要求企业自查。
近日,一位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向经济观察报爆料称,某华东地区商用车企业已经开始自查,目前正在针对旗下品牌轻卡车型进行紧急减重。“这几天生产厂里的工程师都被叫去总部汇报工作了,现在正在商讨减重方案”。上述爆料人士介绍,被查车型均已上市销售,但由于同行被央视曝光,而自身空载时的重量也的确远远超过了车辆标注的车货总重限值,所以最近不太敢卖了。
事实上,卡车超重已不是行业的秘密。据商用车专业媒体报道称,以央视曝光的4.2米蓝牌轻型卡车为例,所谓“空车超载”、“大吨小标”,是指这辆车车门和行驶证上都标注着总质量4495公斤,也就是说,这款车装上货物后,车货总重不能超过4.495吨。同时,车辆的铭牌和行驶证会显示出这辆车的整备量,也就是自重是2.565吨。但实际上,这辆车的自重已经超过或接近车货总限重4.495吨。这也意味着,车辆空着上路就已经处于超载状态。
上述爆料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解释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大卡车客户都希望能多拉货,而要达到这一目,首先要保证车辆载货空间足够大、车辆也足够结实。“所以货车的货箱就会做大,而零部件也是按照超载来设计的。”在他看来,这些商家这么做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
一位熟悉商用车行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几乎是行业的普遍现象,所以这次央视曝光了重汽、陕汽后,其他企业才会纷纷开始自查,因为他们就怕哪天多米诺骨牌也倒向了自己”。爆料人士还透露,重汽、陕汽除了轻卡被爆外,重卡也出现了“大吨小标“的现象。
而对于为什么客户都要求货物超载。一位从事运输的卡车司机付师傅告诉记者,现在跑卡车不超重根本赚不到钱。他介绍,卡车现在跑运输有两种计费方式,一种是按趟数算,一种则是按重量算。短途运输按趟数收费居多,而长途运输的话主要是按重量计费。
按重量计费,这也就意味着只有装得越多拿到的钱才能越多,付师傅曾经计算过,他以一段全程300公里的路程为例,运费成本为1000元,其中包括油费、过路费等,当地货物价格为60元/吨。
尽管他所开的重卡某品牌重卡的定载额为17.8吨,但如果真的只装17.8吨的话,肯定不划算,因此很多司机都选择了超载行驶。而为了规避被罚,大多挺而走险选择不设关卡的小路,半夜出发。但这也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长期超重不管是对车辆本身、还是零部件都会有损害,危险系数极高,而且油耗也会更高。付师傅称,所以很多卡车司机在买车的时候就会将超载额度考虑进去。
“有些是车厂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自己‘大吨小标’。有些则是用户自己找地方改装。”付师傅认为,前者更靠谱“至少零部件、发动机什么都跟上了”,同时他也表示,现在合规产品在“大吨小标”车型面前几乎没有竞争力。
为什么要“大吨小标”,付师傅认为他驾驶的重卡是出于盈利需求。驾驶轻卡的黄师傅则对经济观察报记者提出了另一个理由:“无奈”。
由于他的主要货物承载方有进城需求,所以他只能选择轻卡,公安部规定微型和总质量小于4500kg的轻型载货汽车可挂蓝牌进城,也即上文提及的4.2米蓝牌轻型卡车,并准予C证驾驶。
同时,他也对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进城载货汽车载质量标准提出了质疑。按照各地标准,进城载货汽车载质量标准主要为2吨、1.5吨、1.25吨、1吨、0.75吨、最低为0.5吨以下。付师傅认为,载货汽车进城吨位限值太低,这明显不符合城市物流,尤其是最低的0.5吨,“这仅相当于一个人力车或普通乘用车的载重,不超载的话怎么可能赚到钱?”
在超重曝光后,5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中国载货汽车生产企业联席会C8成员单位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要求立即采取有力整改措施,纠正和避免“大吨小标”违规生产行为,确保合格产品出厂。同时暂停涉事车辆产品型号机动车合格证电子信息上传,并按照程序撤销违规产品《公告》。
作为连锁反应,各地的网友也在各大卡车论坛反映称,自央视曝光后,自己刚买的轻卡遭遇了无法上牌的问题,有些是因为上牌时发现超重,有些则是合规车也难以上牌。
一些地区经销商表示,前段时间某些地区就已经停止了蓝牌货车的上牌,之前委托黄牛上牌的费用也从原来的1000元上涨到了3000元,再加上异地上牌需要办理暂住证,因此一台车需要多出近5000元的费用。
有经销商表示,“卖车已经不挣钱了,只能从保险、金融上找些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