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中国银行(601988,SH)发布公告称,中国银保监会已批准该行全资子公司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这也是正式获批开业的第四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
每经记者 胡杨 每经编辑 卢九安
图片来源:摄图网
6月27日,中国银行(601988,SH)发布公告称,中国银保监会已批准该行全资子公司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银理财”)开业,这也是正式获批开业的第四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
去年11月15日,中国银行宣布对外投资设立中银理财,注册资本为100亿元,注册地为北京,主要从事发行公募理财产品、发行私募理财产品、理财顾问和咨询等资产管理相关业务。
中国银行方面表示,设立中银理财是该行严格落实监管要求、促进理财业务健康发展、推动理财回归资管业务本源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该行理财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强化风险隔离。
事实上,自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概念诞生以来,如何理顺其与母行业务部门联动的问题就是业内讨论的热点。
针对这一话题,中国银行业务管理总监郑国雨曾在2018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公开表示,中银理财与集团内的其他资产管理机构(中银基金、中银国际证券)在定位上有所侧重。他表示:“理财子公司与集团的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一起构成了中国银行大资管业务和财务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资产配置的需要,从而带动整体银行业务的发展。”
根据2018年年报,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银行全集团未合并的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余额合计为11572.01亿元;集团未合并的公募基金和资产管理计划规模余额为7627.25亿元。2018年,上述业务相关的手续费、托管费和管理费收入为90.4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定位之外,理财子公司的风险管理问题也备受关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就提示称,与银行其他主营业务相比,理财业务和产品风险呈现更加显著的复杂性、交叉性,在脱离母行风控体系之后,子公司应尽快建立覆盖所有理财业务和产品的全流程、全要素、全环节的风险管理体系。
对此,郑国雨表示,未来,中国银行将发挥管理协同效应,加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创新理财业务风险防控的方法和风险缓释的工具及手段。
此前,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也曾指出,商业银行应统筹把握好存量资产处置与理财子公司发展的关系,“清旧”和“立新”可以并行,但不能混同。要厘清母行和理财子公司权责,强化风险隔离,防范利益输送和道德风险等问题,确保理财子公司“洁净起步、轻装上阵”,杜绝“带病上岗”。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