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成都高新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牌为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新经济示范园区”。
每经编辑|杨欢
(授牌现场 每日经济新闻苏娜/摄)
6月24日,2019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四川站暨“天府知识产权服务万企行”活动启动会上,成都高新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牌为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新经济示范园区”。
知识产权新经济何解?据成都高新区科技人才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知识产权新经济是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为重点,以助力新技术、新组织、新模式、新业态、新价值等新经济加快发展为目标,体现知识产权与新经济深度融合的经济形态。
近年来,新经济已成为成都转型发展的新增长极。作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成都高新区正推动知识产权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强化知识产权服务,成都高新区于2018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建设知识产权新经济示范园区,今年6月17日正式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新经济示范区。
“成都高新区将开展知识产权新经济示范园区建设,构建知识产权新经济产业化培育体系,完善知识产权新经济金融生态体系,优化知识产权新经济营商环境,探索打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全链条,促进知识产权与新经济融合发展。”成都高新区科技人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到2022年,成都高新区力争实现知识产权贯标企业超过350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30件、拥有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20个,推动知识产权新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张楚看来,建设知识产权新经济示范园区,有利于构建知识产权与新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传统产业从技术范式向经济范式快速演进,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双重作用,进一步激发区域发展新动能。
每日经济新闻 苏娜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