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数读“成都人才新政12条”实施两周年:累计吸引本科及以上人才28.6万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6-17 20:08

    “成都人才新政12条”实施以来,累计吸引大学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28.6万余人,占全市同期人口迁入总量38%左右,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10.2%,30岁及以下年龄占比80.4%。

    每经记者 梁宏亮    每经编辑 刘艳美    

    一座城市的竞争力,取决于创新;而一座城市的创造力,取决于人才。

    2017年7月,《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简称“成都人才新政12条”)正式实施,这是成都历年来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针对性最强的人才政策。

    两年来,成都按照人口高质量增长和人力资源高水平协同理念,推行“户籍新政”和“人才新政”,营造“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的浓厚氛围。

    人才安居:今年拟新建17万套人才住房

    数据统计显示,“成都人才新政12条”实施以来,累计吸引大学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28.6万余人,占全市同期人口迁入总量38%左右,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10.2%,30岁及以下年龄占比80.4%。

    为鼓励外地大学生来蓉创业、在蓉大学生留蓉发展,成都大力推进“蓉漂”计划,改革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设人才绿卡体系,推进人力资源提能行动,为城市长远发展集聚人才资源。在全国率先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制度,45岁以下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直接落户,对于本市同一用人单位工作两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按单位推荐、部门认定程序办理落户手续,全面实行“一窗办结、一网办理、一次不跑、一站办好”,提高落户便利性。

    2017年底,成都新增户籍人口36.4万人,人口老龄化率下降0.25个百分点,实现近10年来首次下降;截至2018年底,成都新增户籍人口40.7万人,人口老龄化率进一步呈现出下降趋势。目前,成都人才总量达500万人,占人口比31%,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

    为帮助广大“蓉漂”来蓉后“住得上房、安得了家”,成都按照产城一体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在就业创业人才聚集区域,综合城市产业、轨道交通、公共资源等因素,科学布局人才安居项目,5年拟建设2769万平方米、约35万套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针对不同群体人才精准供给住房,租住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满5年按其贡献可以不高于入住时市场价格购买该公寓,助力人才实现安居梦想,推动实现“人、城、产”相互融合。同时,对来成都应聘的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打造“蓉漂”成都第一站。

    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开工建设人才安居58个、907万平方米,今年拟新建400万平方米,可提供近17万套人才住房;22个青年人才驿站已为1.2万余名青年大学生提供求职住宿、就业指导、城市融入、人才交流等服务。

    海外引智:建立31个海外人才工作站

    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在于高质量人才集聚。人才聚集越多,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精尖人才越多,发展就会越快,质量就会越高。

    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成都在伦敦、多伦多、法兰克福、首尔等地建立起31个海外人才工作站支持离岸创新创业,“成都海外创新创业大赛”“菁融汇海外行”等人才项目对接活动,成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蓉创新创业的平台。

    两年来,成都已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8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05名、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1067名,分别占全省总量92%、86%。自主评选的“蓉漂计划”专家659名、团队64个,增速分别达到45%、43%。

    此外,成都还专门出台《成都市鼓励校地企合作培养产业发展人才补贴实施办法》,支持在蓉高校、职业(技工)院校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

    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成都“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日益紧密。例如,2012年成都引进生物医药人才李博士,用短短6年多时间,打造出逾四千亿结构全新、具有多样性和类药性的DNA编码化合物的药物筛选“种子库”,建成中国第一、全球最大的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在推动原创小分子药物研发、弥补产业生态链短板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

    为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成都积极构建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双招双引”良性互动机制,对照“5+5+1”现代产业体系细分领域,推动“大数据全球人才搜索系统”与“招商云网”数据共享、资源共用,形成与产业链动态耦合的人才链,最大限度将人才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创新“人才+项目+资本”协同引才模式,产生“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个企业,形成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

    目前,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95%以上与“5+5+1”重点产业体系密切相关。36名“蓉漂计划”专家创办或领办的18家科技型企业成长为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占全市总量18%。优秀人才加速集聚,为经济社会优质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蓉漂”品牌:举办活动超300场

    每年4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六,是成都人才专属节日——“蓉漂人才日”。成都通过常态化开展“蓉漂人才荟——走进名城、名校、名院(所)、名企”系列活动,向全国各地的人才展示“成都魅力”。两年来,成都先后在伦敦、东京、香港、北京、上海等国内外30多个城市举办专场活动超过300场,当场签约超过5万人,引进重大项目超过100个。

    为了让人才能够安身、安心、安业,成都专门建设“成都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发放“蓉城人才绿卡”,打造“蓉漂”青年人才来蓉第一站——7天内免费入住的“蓉漂”青年人才驿站。

    此外,成都还打造多款“蓉漂+”系列衍生产品。例如,在音乐方面,通过QQ音乐、全国网络视听大会等传播平台,海选出“蓉漂人才之歌”原创歌曲《留在成都》;在影视方面,策划拍摄“蓉漂”追梦人微纪录片《成都有家未来有路》、“蓉漂”人才系列微电影第二季,用真实故事打造有温度的“蓉漂”文化;在新媒体方面,制作《蓉漂er:与城市共成长》《喜提人才日,2019“蓉漂”都挺好》等H5产品,联合成都轨道集团打造最暖地铁通道“蓉漂”印象墙、“蓉漂”人物肖像展,覆盖高校、火车站、机场以及重要换乘站点地铁通道,让更多青年人才成为“蓉漂”粉丝。

    为吸引全球人才目光,成都设计了符合国际话语体系、遵循国际传播规律的宣传产品“Better Chengdu Better You”(有你更成都),在全球排名靠前的海外知名高校以及世界500强企业总部聚集区宣传推介成都机遇与前景。依托“蓉漂青年人才实习季”项目,启动国内首个“蓉漂”城市超级实习生计划,将面向海内外知名高校海选600名“准蓉漂”,从中择优确定66名“蓉漂”城市超级实习生,邀请他们分别深入到产业功能区、重点企业和基层一线开展深度体验活动。

    根据国家科技部评估中心调研报告显示,“成都人才新政12条”实施以来,86.6%的受访者对新政整体执行效果满意,超过90%的受访者建议要保持政策稳定性,在落地落实上多下功夫。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柯珠军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

    下一篇

    对话副市长:从欧洲纺织中心走向物流枢纽,波兰罗兹做对了什么?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