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陈清 张素书 每经编辑 毕华章
▲ 图片来源:政府官网
吕健出事的消息,坊间早有风传。
如今,靴子终于落地——陕西纪检监察官方发布消息,西安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吕健,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从通报内容来看,除了与私营企业主“亲而不清”,甘于被“围猎”等违纪并涉嫌严重违法问题,秦岭别墅违建事件中,其同样牵涉颇深。
在其担任长安区委书记期间,违规决策将秦岭北麓长安境内违建别墅项目,作为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实施……
此后,其官运依旧亨通,魏民洲时期,先后出任市委秘书长、常务副市长等要职。
《一抓到底正风纪》播出时,吕健敞开外衫,卧坐在椅子里,包括后续发言等诸多神情细节,看不出沉重的迹象?
不过,该来的始终会来。正义也许迟到,但从不缺席!
早期的吕健,有点本土政治明星的意思。
这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33岁已被任命为碑林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三年后,出任白河县委书记,开始主政一方。
随后十几年间,其先后履职新城区、西安市文物局、长安区等县区与市级部门。
对吕健来说,2012年是个重要节点。
那一年,担任长安区委书记的他,被提拔为西安市委常委。5个月后,魏民洲主政西安。随后没多久,吕健开始出任市委秘书长一职。
在多家权威媒体的报道中,这样描述魏民洲:将自己树立为西安“核心”,打压时任西安市主要领导。
▲ 图片来源:秦风网截图
而吕健则一路坦途,甚至在魏民洲调离西安的半年之前,再进一步,出任西安市委常委、西安市常务副市长。
从早先的媒体报道来看,吕健还是比较低调的。不过自担任常务副市长之后,很难再低调起来。
2017年3月,吕健分管的地铁领域,曝出轰动全国的“电缆门”事件。
新闻发布会现场,其言之凿凿:“通过一系列安全措施的落实,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目前乘坐西安地铁是安全的,请广大市民放心。”
但三天之后,却是另外一幅画面:在诸多媒体的镜头前,吕健向全市人民鞠躬道歉。
待到最终调查结果水落石出,在对厅级干部的追责中,吕健第一个被通报,陕西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作出深刻检查。
“电缆门”事件,算是吕健政治生涯中的一个污点;秦岭违规别墅事件,大概才是政治生命的“休止符”。
通报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违规决策将秦岭北麓长安区境内违建别墅项目,作为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实施。
如此表述,在这起轰动全国的事件中,吕健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说是比较明晰了。
2014年5月13日,秦岭违建别墅首次被中央批示。
到了10月,带有严厉批评的重要批示,再次转到陕西省、西安市。
当月28日上午,魏民洲冒雨前往长安、周至、户县违建拆除现场,实地督查秦岭违建整治工作。
吕健作为市委秘书长一同前往。
而事后证明,此次整治,不过是一场精心安排的“作秀”。
▲ 图片来源:西安新闻视频截图
2018年7月,6次批示指示后,最终由中纪委出面坐阵督察。
半年后,那部著名的《一抓到底正风纪》,在央视播出。
彼时,西安市委组织集体收看。面对自己主政长安区时的“作品”,吕健敞开外衫,卧坐在椅子里,包括后续发言……诸多神情细节,倒是看不出特别沉重的迹象。
有意思的是,一个多月后的首届“西安生态日”启动仪式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吕健还宣读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倡议书。
他讲,“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发挥‘头雁’作用,带头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绿色环保使者,呵护绿水青山、建设美好家园,争做生态环境保护先行者”。
不过,这也是吕健的最后一次公开发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秦岭,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之一,守护秦岭是陕西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持续用力搞好有关问题整改,真正还秦岭以宁静、和谐、美丽,陕西正在努力着。
今年3月28日,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草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新修订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必然要严格执行,坚决遏制秦岭生态环境破坏现象。
实际上,漠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也让同处西北地区的甘肃,有着深刻的教训。甘肃省及兰州市、张掖市等相关责任官员,均被追责、问责。
连续敲响的警钟,那些漠视生态环境的官员们,真的应该好好听一听。
▲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任钢 摄
如今,吕健的政治生涯已经结束。
其离任长安区委书记时讲:在长安工作的近六年时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岁月、最充实的一段经历、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言犹在耳,作为长安区主官的他,允许违建别墅项目上马时,是否还葆有初心?
对秦岭违建别墅“开绿灯”,可曾有过些许反思?
原本,长安区还有许多牌可以打。吕健却偏偏走了这条“捷径”……
后来,他其实还有很多次机会去忏悔。
可惜,事后来看,包括与魏民洲去检查秦岭的那次,面对巍巍大秦岭,这座神圣的中华脊梁,他依旧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当然,牵涉秦岭违建别墅事件外,通报显示,其还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与私营企业主“亲而不清”,甘于被“围猎”……
那就真的只能一声叹息了!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