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西部基地落地成都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6-12 01:11

    每经记者 张祎    每经编辑 廖丹    

    6月11日上午,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2019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以下简称2019创交会)开幕式在此举行。开幕式现场,在数百名国内外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西部基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服务基地、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成都基地三个重大共建项目合作协议正式签署。

    作为新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金融正在为成都新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去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西部基地已在成都高新区启动运营,随着此次上述三项共建协议的签署,上交所、深交所、新三板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各基地完成了在成都的“集结”,成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迎来“结果”时刻。

    三大共建项目集中签约

    6月10日~12日,以“新经济 新生态新场景”为主题的2019创交会在成都召开,期间重磅合作签约不断。

    创交会首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与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围绕支持成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都总部经济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次日,又有与金融业有关的三大共建项目集中签约。

    具体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委员会签署了《关于共建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西部基地协议》。作为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区域经济新平台,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西部基地将承担服务国家新时代经济发展战略,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落实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方案的功能。

    为切实发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各项功能,加快推动成都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理委员会、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签署了《关于共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服务基地合作协议》。

    此外,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理委员会签署了《关于共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成都基地合作协议》。在该项合作中,各方将基于成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目标,总结成都在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更高层次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探索成都经济金融跨越式发展的创新路径,为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阙波,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梅,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史绍伟,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梁其洲,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余辉,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副主任孟浩,四川省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亮,出席了签约仪式。

    成都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

    实际上,2018年12月1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西部基地已在成都高新区启动运营,提供包括优质上市资源对接、资本市场融资、并购重组、再融资、场外市场以及私募市场等在内的资本市场一揽子综合服务。此次上交所及新三板的服务基地也在成都落地,意味着正向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目标迈进的成都在资本市场建设及金融创新研究上再获突破性进展。

    资料显示,随着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成都目前已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齐全、数量最多、金融市场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金融业初步实现了“从体量规模积累向核心功能凸显”“从传统金融集聚向新金融生态圈构建”“从自身聚集发展向服务全省辐射式发展”“从碎片化被动防范向系统性主动防范”四大转变,主要金融业指标位居中西部第一。2018年,成都金融业增加值达1750.2亿元,占GDP比重的12%;2019年一季度,成都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06.4亿元。

    与此同时,成都的资本市场建设也在加快脚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获悉,2018年,成都新增上市公司11家,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截至目前,成都境内外上市公司达103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数量80家(副省级城市第四、中西部第一)。今年以来,新增上市公司数量9家(全国第一),证券交易额3.31万亿元,同比增长28%。

    不仅如此,成都还初步构建了10家“科创板种子企业”、30家“科创板重点企业”和100家左右“科创板基础培育企业”的金字塔形三级企业资源库,正按照“一企一策”配备中介服务机构跟踪服务。

    “依托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成都已经将资本作为新经济发展中的核心要素。”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聚集政府金融研究机构,有助于成都探索金融创新路径,搭建新经济企业与资本对接的桥梁,促进构建新经济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体系。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养老第三支柱扩容 银行保险基金均可参与

    下一篇

    争专利争渠道 格力奥克斯谁赢得多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