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段思瑶 每经编辑 段思瑶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琳 摄(资料图)
经销商“退网”事件一波未平,力帆汽车正在遭遇更大的危机。
6月4日晚间,力帆股份(601777,SH)在发布的一则《力帆股份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中称,公司股票交易出现异常波动,已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达20%。
继5月31日和6月3日两个交易日跌停后,6月4日力帆股份收盘价为4.15元/股,跌幅7.78%。这与力帆股份今年4月22日9.36元/股的高点相比,已经腰斩。
股价重挫,或许与力帆股份突然的两个举动有关。6月2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3%的股份。随后,力帆股份又决定终止“2018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
随着2018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的终止,力帆汽车越来越偏离力帆创始人、原董事长尹明善曾经定下的造车轨道。
突然而至的“撤回键”
此次力帆股份终止的2018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实际是其在2018年5月7日发布的一份《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2018年)》(以下简称《预案》)。
按照《预案》内容,力帆股份拟向不超过10名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61亿股,募资总额不超过24.8亿元资金。这些资金将被力帆股份用于投资新能源汽车项目以及偿还银行借款。
近25亿元的募集资金,对力帆股份来说,颇有“赌一把”的意味。以至于鲜少露面的尹明善在力帆股份2017年度股东大会上向现场股东喊话,希望大家支持“非公开发行A股”议案。
就是这样一份被尹明善寄予厚望的《预案》,为何会最终“流产”?力帆股份在终止公告中称,是由于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自披露以来,相关市场环境、融资时机、公司自身情况等诸多因素发生了变化,以及结合公司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内外部各种因素才做出的决定。
而在汽车证券分析师曹鹤看来,《预案》申请突然被终止有可能是定增机构的退出。“一般在定增机构决定是否定增前,都会对被定增企业做全面调查,力帆股份股价下滑严重,业绩也在亏损,很可能是因为定增机构不看好而选择退出。”
实际上,力帆股份曾耗费3年时间酝酿这份《预案》。2015年5月26日,力帆股份拟以12.08 元/股的股票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 43046.36 万股(含 43,046.36 万股)的股票数量,募集资金不超过 52 亿元(含 52 亿元)。
时隔一年,力帆股份在2016年7月将融资规模由52亿元大幅缩减至28亿元,增发数量由4.3亿股变为2.68亿股,发行价也由12.08元/股变为10.46元/股。一个月后,力帆股份又将融资总额从28亿元再度缩减至22.4亿元。在发行底价维持10.46元不变情况下,发行数相应由2.68亿股减少至2.14亿股。
终于在2017年6月,力帆股份三次修订后的募资预案通过证监会审核。然而,由于力帆股份股价长期低于10.46元这一发行底价,6个月批文有效期过后,该项募资计划遗憾地以发行失败告终。直到此次终止申请,这份《预案》终究没能逃过“夭折”命运。
大股东减持雪上加霜
《预案》终止申请前,力帆股份大股东突然宣布减持。6月2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3%的股份。
“一边是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一边是大股东减持,力帆股份的这种做法不免让投资者浮想联翩。”曹鹤认为,力帆正在走下坡路。
在临退休之前,尹明善为接班人布下了“要坚定不移转向新能源”的任务。随着支撑力帆汽车转型的《预案》终止申请,尹明善的“新能源汽车梦”又将何去何从?
“除了此次终止的《预案》,我们还有其他资金支持发展新能源。”力帆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力帆股份2018年财报显示,2018年度力帆股份营业收入约为 110.13 亿元,同比下滑1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 2.53亿元,同比增长 47.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约为-21.5亿元,同比下滑1047.68%。
眼下,力帆汽车新的发展方向“氢燃料”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今年4月,力帆股份发公告称,公司将为武汉泰歌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提供生产代工服务,预计氢燃料电动汽车从开发到量产需要新增投资1.2亿-1.5亿元。
代工氢燃料汽车消息公布后,力帆股份连续几个交易日涨停,并成为备受关注的氢燃料电池概念股。不过,由于其尚未在氢能源汽车上有实质进展,力帆股份也被指责为“蹭氢燃料热点”。
上述力帆汽车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由于氢燃料距离市场化、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力帆汽车内部氢燃料也还只是一种技术储备。”
在资本市场陷入低谷的力帆,还有多少余力实现尹明善的“新能源汽车梦”?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