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扎心!年轻人已走在养生前沿 可想做好这门生意并不容易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6-03 22:52

    据Euromonitor数据,2018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627亿元,同比增长9.8%。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保健品形成千亿元市场规模,年轻人也出了不少力。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跨界进入保健品市场,国内保健品市场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

    每经记者 张潇尹    每经编辑 魏官红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打开小红书,在搜索栏中键入“保健品”,你会看到八万多篇相关笔记,其中相当数量的笔记获得了上万次点赞。相比以前,有着“未雨绸缪”意识的年轻人对养生更为关注,抗初老产品也逐渐得到他们的喜爱。

    一份来自丁香医生的《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在70前、70后、80后、90后四个年龄段的公众中,年龄越小,对于健康的自评呈现阶梯式下降的趋势。尤其是80后、90后年轻人,同时面临着职场压力和生活压力,健康自评分数均未达到7分。

    一边是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一边是被无限贩卖的焦虑,年轻人似乎总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去捍卫自己的发际线,或是去抵抗爬上眼周的细纹……而这种弥漫在青年群体中的焦虑,被保健品公司捕捉到了。但想要做好这门与年轻人养生有关的生意,商家也面临着不小的考验。

    年轻人正在成为主力买手

    据Euromonitor数据,2018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627亿元,同比增长9.8%,预计2018年~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为9.10%。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保健品形成千亿元市场规模,年轻人也出了不少力。

    一位女性受访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以前我主要是在护肤品上针对性地进行‘抗初老’,通过身边朋友推荐后开始使用内服产品。现在吃的是葡萄籽,功能主要是抗氧化,算是入门级的抗初老保健品。”

    叮当健康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国内年轻人群体中的养生人数已超七成,在有养生意识的80后、90后人群中,80后养生占比高达38.7%,且女性保健品消费占比高达60%。数据显示,女性成了保健品的消费主体,其中29岁~38岁的女性消费保健品的占比高达45.6%,39岁~40岁的女性保健品消费额占比为27.3%,而18岁~28岁的女性在保健品上的消费额也在不断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这门与“年轻人养生”有关的生意,参与企业众多。汤臣倍健(300146,SZ)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针对年轻群体轻功能、重体验的消费习惯,推出电商专供普通食品,同时与Line friends展开IP跨界,联手大英博物馆展开艺术跨界,塑造年轻化品牌形象。东阿阿胶(000423,SZ)则力图在产品上突破“药品化”传统认知,其推出的一些休闲食品,喊出“气血保养”的口号,将目光瞄准年轻女性。

    值得注意的是,外国保健品公司也盯上了这门生意,纷纷通过开设线上官方旗舰店或联手跨境电商的方式“杀”入中国市场。加拿大品牌Jamieson全球零售销售市场执行副总裁Don Bird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时表示,“跨境电商为海外保健品布局中国增添了强大引擎,而这也是驱动更多年轻人关注保健品的原因之一。”据其介绍,Jamieson在近三年内已与天猫国际、京东国际、网易考拉等电商平台进行战略合作,在跨境电商渠道的销量占比从0提升至90%以上。

    同时,Don Bird表示,“我们注意到了保健品市场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越来越在意自身的健康管理,包括对头发、皮肤的护理,我们发现当前女性关爱产品和运动营养产品的市场需求都很可观。”

    竞争激烈 监管趋严

    另一方面,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随着澳优乳业、西王食品、合生元等公司收购国外保健品品牌,越来越多的企业跨界进入保健品市场,国内保健品市场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

    朱丹蓬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分析称:“处于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之保健品消费人群的低龄化,保健品公司在营销思路及营销渠道方面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往的药店推广、会议营销等模式需要转变,从目前整个主流消费群体的购物行为来看,电商、社群成为俘获新生代消费群体的重要渠道。”

    Don Bird认为,尽管跨境电商对进口保健品敞开了渠道资源,但对于海外品牌来说,仅依靠线上流量还不够,线下市场是考验海外品牌能否深入扎根中国的有力证据之一。

    事实上,自2016年7月《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以来,保健食品行业正式步入“注册制”与“备案制”双轨并行的时代。《办法》规定,保健食品境外生产厂商可作为备案人,首次进口的属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且营养物质已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可以向相关机构提交保健食品备案申请,企业通过备案后便可进入线下渠道销售。对海外品牌来说,想要线下圈地,如何快速过审“蓝帽子”是线下布局首先要面对的难题。

    不过,随着国内对保健食品的监管趋严,要过审“蓝帽子”并不容易。因此,朱丹蓬认为,在保健食品之外,食品功能化将是重要的发展趋势,如娃哈哈推出缓解视力疲劳的饮料,江中集团推出猴姑米稀等食疗产品等。Jamieson方面也表示,为了更快地进入中国线下,其同样在开发和引进无须注册的常规食品。

    对此,朱丹蓬表示:“功能性食品的宣传销售将受到国家广告法、食品法等限制,目前很多企业在宣传时通过‘打擦边球’去提及其所谓的功能,但随着政策端收紧,产业端也将作出调整。从消费端看,产品的品质、品牌与服务体系才是赢得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公募FOF业绩:最高赚了近20%

    下一篇

    螺纹钢夜盘收跌0.72%,热轧卷收跌1.19%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