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特别是出口面临较大压力,但同时中国外贸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随着支持外贸稳规模、提质量、转动力各项举措不断落地,政策效应将会持续显现。
图片来源:摄图网
商务部综合司和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9年春季)》。报告指出,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特别是出口面临较大压力,但同时中国外贸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随着支持外贸稳规模、提质量、转动力各项举措不断落地,政策效应将会持续显现。
报告回顾了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中国外贸运行情况。2018年,中国对外贸易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对国民经济贡献进一步增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地位更加巩固,贸易强国进程加快推进。2019年一季度,中国外贸总体平稳,结构继续优化。
报告认为,2019年以来,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巩固,支撑条件愈加成熟,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但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性更大、风险挑战更多。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势头减弱、全球市场需求趋于回落、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等加剧了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纷纷下调了2019年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下调至3.3%,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并预计全球70%的经济体将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世界贸易组织最新一期《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将2019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由此前的3.7%大幅下调至2.6%,为近三年来的最低值。报告指出,在国际贸易形势趋紧的背景下,国际市场需求整体疲弱,外需下行风险不容低估。
从国内看,外贸发展面临传统优势减弱、竞争新优势尚未确立等困难。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所缓解,但还没有根本解决。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仍维持高位。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前期“抢出口”挤占部分今年出口份额。部分企业受加征关税影响,加快了全球布局的步伐,产能和订单转移加快。现阶段中国经济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稳中承压、稳中存忧,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外贸发展的困难不容低估。
报告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今年中国外贸实现稳中提质的发展目标还需克服更大困难、付出更多努力。
展望2019年全年,在国内外市场需求回落、经贸摩擦频发、全球投资低迷、国内生产成本高企的综合影响下,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特别是全球市场需求趋于下降,出口面临较大压力。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外贸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随着支持外贸稳规模、提质量、转动力各项举措不断落地,政策效应将会持续显现。
为应对前述压力和风险,商务部将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决策部署,细化“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落实举措,继续狠抓稳外贸政策落实,深入实施贸易强国行动计划,不断深化“五个优化”和“三项建设”,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具体措施包括: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改革完善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扶持政策;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向中西部转移,发挥好综合保税区作用;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进口,精心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加快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等。
证券时报网 江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