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郭沛源:美好商业不会不请自来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5-20 23:53

    ▲郭沛源

    美好商业不会不请自来。在利润至上的商业社会,虽然不乏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但指望全部企业自觉向善是不切实际的。马克思说过,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公众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媒体的力量,倡导企业更多的社会责任,美好商业值得期待。

    公众的力量

    很多公众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用脚投票”的能量。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通过舆论做一些普及,让更多人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公众在促进企业社会责任中的重要角色。

    我和多位专家学者在2017年提出“520社会责任日”倡议,就希望起到这样的作用。5月20日,因为谐音是“我爱你”,近些年被很多年青人当作网络情人节,也被很多商家作为促销的时间节点。我们决定另辟蹊径,倡导将“我爱你”的小爱延展为“我爱大家”的大爱,特别是希望公众能更多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知道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做公益,还包括绿色采购、安全生产、负责任营销、产品回收等内容。

    让市场发现美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要尽快打通,那就是关于“美好”的信息披露。520倡议可以提升公众意识,但公众有了意识之后,如何找到“美好商业”去工作、消费或投资?他或她要获得足够的相关信息才能做出准确选择。市场的传统功能是发现价格,所以市场上的信息主要是关于企业是否盈利的信息,关于企业是否“美好”的信息是极其稀缺的。所以,我们要加大此类信息的供给,市场才会逐渐具备发现“美好商业”的功能。

    这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好消息是,政策推动、技术进步都会缩短这一过程。譬如,国资委、证监会、交易所已在鼓励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些报告里就包含不少“美好商业”的信息;爬虫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整合关于企业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信息,以便对企业的“美好”属性做画像。我们正在做的MQI指标分析工作,则是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解读中。

    有了这些信息,公众在选择美好商业的时候就会更加便利。在投资问题上,交易金额相对较高,公众投资者可能会更审慎。这时候,他/她可以查询上市公司的ESG评级。ESG评级即对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绩效的评级,是对企业“美好”属性的更深度的描述。目前,包括商道融绿、MSCI在内的一些国内外数据提供商已经在生产和提供此类数据服务。相比之下,ESG比MQI更全面一些,MQI则可以成为ESG评级的数据源之一。

    首席责任官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MQI画像和ESG评级都是极好的对标管理工具,通过对标分析可以知道企业在社会责任、ESG方面所处的位置及优劣势。这对企业首席责任官(CRO)的工作十分重要。首席责任官泛指在企业中负责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等相关事务的高管。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专门设有副总裁职位,担任企业首席责任官。譬如,苹果公司从2013年起聘请美国环境署(EPA)前署长Lisa Jackson女士担任环境政策与社会事务副总裁;联合利华前CEO Paul Polman十分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在他任内,联合利华除设有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员外,还设有可持续市场开发与沟通高级副总裁,Paul Polman实际上成为级别最高的首席责任官。

    在中国,一些企业也尝试设立首席责任官,但为数尚不多,级别也差异很大。因此,今年1月,我们与每日经济新闻旗下的美好商业研究中心联合发起首席责任官计划,旨在通过树立标杆、传播典型,鼓励更多企业设立首席责任官,成为美好商业的“操盘手”。运用我们MQI画像、ESG评级等工具,首席责任官将可以更科学地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有动态管理需求的企业,也可以尝试我们近期研发的HiESG管理系统,这一系统能定期搜集企业各分支机构的社会责任绩效数据,并整合呈现在首席责任官的面前,如同为“操盘手”配备了“仪表盘”。

    综上所述,美好生活离不开美好商业,美好商业不能只靠企业家自觉,一方面要有法律做底线,另一方面也要构建一个发现美的市场。公众意识和行为、信息披露是构建这一市场的必要要件。首席责任官是美好商业在企业内部落地的重要保障。

    毫无疑问,这是个系统工程,但是值得每一个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人共同努力。甘地曾说,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欲变世界, 先变其身)。作为本文结尾,最合适不过了。(作者系商道纵横总经理,520社会责任日的倡导专家、发起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用户付费率下降 阅文、掌阅、中文在线如何突围

    下一篇

    阅读社交化 起点总编辑杨晨认为“网络文学粉丝文化时代到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