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方面,今年一季度,百度实现营收241亿元人民币(约合35.9亿美元),同比增长15%,剔除分拆业务对收入的影响,同比增长21%;但净利润亏损3.27亿元(约合490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67亿元。这也是百度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每经记者 刘春山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刘春山 摄
5月17日早间,百度在美股公布财报,随之而来的还有百度搜索业务主要高管人事变动。今年一季度财报披露,向海龙即日起辞去百度高级副总裁、搜索公司总裁职务。百度搜索公司战略转型为移动生态事业群组,沈抖晋升为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移动生态事业群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就在上周举办的百度联盟大会上,向海龙还作为主讲人出现。目前在百度官方管理团队的介绍中,已经没有了向海龙的名字。
“百度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局面。”李彦宏在内部信中表示,百度“以投入换增长”的策略,要求百度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提高精细化运营能力和创新力。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在内部信中通告了向海龙的离职,并表示,“感谢海龙过去14年的陪伴和贡献”。向海龙于2005年2月加入百度,向海龙带领团队在搜索和商业变现领域做出了诸多贡献。
对于向海龙的去向,百度内部人士透露,可能创业,也有可能做投资。
此次百度业务线也做了调整,搜索公司战略转型为移动生态事业群组。可以看到百度试图减少PC搜索业务的印迹,在业务层面以移动为主。沈抖晋升为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移动生态事业群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百度人事变动颇多。3月15日,百度方面宣布公司今年正式推出高管退休计划,百度总裁张亚勤博士是申请加入退休计划的第一位高管。
此外,4月30日,百度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刘辉离职,是第二名公开加入百度“高管退休计划”的成员。刘辉卸任之后,百度人事工作由崔珊珊掌舵。2017年12月崔珊珊回归百度,担任百度文化委员会秘书长,并主导了百度OKR(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一种员工考核方法)的落地实施。
让人意外的是,百度的另外两位高级副总裁张亚勤、刘辉都进入了退休计划,向海龙并没有进入百度的高管退休计划。一位百度内部员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其实向海龙辞职,对近期负责的核心业绩不达标,用户体验没有改善,是要负责任的。”
李彦宏在内部信中直言,百度将更加坚定地投入组织能力建设,坚定地推动干部年轻化进程,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作为领军人物,说“我们尽力了”没有用,要确保在必须赢的战场上取得胜利。“要敢于挑战既有的传统,不要因为过去一直是这么做的就认为一定是对的,每个人都应该被允许去质疑现行的规则和规矩,创新才能应运而生。”李彦宏称。
财务数据方面,今年一季度,百度实现营收241亿元人民币(约合35.9亿美元),同比增长15%,剔除分拆业务对收入的影响,同比增长21%;但净利润亏损3.27亿元(约合490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67亿元。这也是百度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百度方面解释,移除业务分拆收入的影响,同比增长21%。2018年一季度,百度通过缩减或退出非核心业务带来了非经常性的收入。
今年一季度,百度销售和行政费用成本增长剧烈,同比增长93%至61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于百度央视春晚进行的红包营销。
“我们春晚营销活动大获成功,虽然短期影响到利润表现,但整体而言,春晚营销不但为百度系App带来流量规模的大幅提升,而且充分展现了应用内搜索更优质的用户体验。”百度CFO余正钧在财报中如此解释。
百度“春晚营销”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今年3月份,百度App日活跃用户达1.74亿,同比增长28%,好看视频日活跃用户达2200万,同比增长768%。百度App和短视频信息流总用户时长同比增长83%。百家号内容创作者达到210万;智能小程序月活跃用户达到1.81亿,环比增长23%。
另一方面,百度旗下爱奇艺内容成本的持续投入加大,也影响了百度的利润数字。今年一季度,百度内容成本为62亿元(约合9.17亿美元),同比增长47%。百度内容成本的增长,主要由于爱奇艺的内容投资增长,以及百度信息流内容百家号的投资增长。
百度也透露了人工智能方面的业务,搭载小度助手的智能设备达2.75亿台,3月份语音交互次数达23.7亿次。根据2018年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显示,百度Apollo测试里程是第二名的10倍以上。
能够看到,百度在移动业务方面,以及人工智能方面前期投入了巨大成本。李彦宏表示百度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局面,“以投入换增长”的策略,要求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产业价值链不断受到冲击,新旧动能面临转换,外部环境的不确定、竞争的加剧,导致整个科技行业都进入震荡期,百度公司也不例外。2019年是富有挑战的一年,但机会也巨大。
此外,百度今天宣布,公司董事会批准了一项新的股票回购计划,根据该计划,公司可回购至多10亿美元的股份,有效期至2020年7月1日。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