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技术已经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这是商汤科技CEO徐立的判断。过去几年,人工智能行业在资本的刺激下迅速发展,但争议也随之而来。在各种压力之下,众多企业开始加快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毕竟只有落地,才能转化为盈利。
每经记者 刘春山 每经实习编辑 汤辉
“过去,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了解还停留在听说的阶段,并没有真正认识或触及。现在各个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和应用。”5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商汤人工智能峰会上,商汤科技CEO徐立一开场就做出这样的论断,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并非是空中楼阁了。
在AI峰会上,商汤科技一口气发布了五大行业解决方案,涉及城市、健康、零售、教育及AR。近来国内AI视觉独角兽企业轮番登场。本周一,旷视科技宣布完成D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7.5亿美元,超过50亿元人民币。上周,另一家AI视觉公司依图科技在上海发布了AI芯片,登上了《新闻联播》。
2019商汤人工智能峰会 商汤科技CEO徐立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刘春山 摄
2019年人工智能视觉进入产品化落地的关键年份,能否快速在关键应用领域突围关乎企业生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国内三大AI视觉独角兽,技术方向虽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认定了智慧城市是主赛道之一。安防、手机、金融之外,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物联网领域,正成为计算机视觉商用化落地的的重要场景,也是独角兽企业的必争之地。
“旷视科技太贵了”,一位旷视科技的早期投资人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人工智能企业太火,自己都有点担心是不是有泡沫。虽然喊“贵”,这次旷视科技融资,这位投资者仍然选择了继续,毕竟谁也不愿意在新一轮科技浪潮中失去先机。
5月13日,旷视科技宣布完成7.5亿美元D轮融资。在近来的市场环境下,超过50亿人民币的融资实属少数,A股大部分科创板申报企业的融资额也远远小于这一数字。此前旷视科技C轮融资金额为4.6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从公开信息看,商汤科技、依图科技均于2018年完成了C+轮融资,其中商汤科技当时融资额为6.2亿美元,依图科技为2亿美元,两家企业公布融资完成时间均为6月份左右。
在行业的博弈中,资本与时间成为关键。根据公开资料,记者统计发现,截止到C+轮,商汤科技融资额累计超过16亿美元,依图科技融资总额超过6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了自身寻求更多融资,AI独角兽企业们也在进行投资和并购,如商汤科技投资了影谱科技、禾连健康、51VR等项目,而旷视科技全资收购了艾瑞思机器人等。
融资之外,对于各自估值,众说纷纭,谁也不愿承认另一家更高。从这方面来说,AI视觉领域尚未成定局,产品商业化能力成为最大变量。
比较三家AI视觉企业以往的发布会,早期引起轰动的人脸识别、美体瘦身是主流,而近来,AI视觉产品涉及范围更广,涉及零售、医疗、教育、娱乐。商汤科技的AI峰会上,新产品发布环节足足介绍了两个小时。以至于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开玩笑说,以往开发布会,产品少,大部分时间留给了“说相声”,现在产品多,都没时间“逗观众”了。
来自IDC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计算机视觉技术输出规模最大的3个领域是政务、金融和互联网,最大的两个场景为平安城市和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认证。
在智能手机、泛娱乐文化等领域试水成功之后,AI视觉企业瞄准智慧城市等物联网领域。此次,商汤科技打头阵发布了在智慧城市领域相关的产品,推出了“端边云”一体化方案,其中包括轻薄设计的新一代SensePass工业级可视人脸识别门禁机,支持2万离线人脸库及0.3秒快速识别。
无独有偶,在5月13日的融资消息发布时,旷视科技CEO印奇强调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的领先企业。今年一月份,旷视科技将业务场景升级为城市大脑、供应链大脑、个人生活大脑三大物联网场景业务群,公司定位从最初的算法供应商升级为智能物联方案提供商。
依图科技方面,据依图科技联合创始人、CEO朱珑上周介绍,之后依图的AI芯片将首先应用于上海等城市的城市建设体系中。
可以看到,三家企业均已初步完成从算法提供商,向平台或产品、服务商的角色转变。一位计算机视觉行业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AI视觉创业公司核心竞争力来看,中短期看是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产品能力,长期则更看重的是生态构建能力。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