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10年的太空竞赛中,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让贝佐斯的太空计划黯然失色。
本周,世界首富贝佐斯终于公布其商业太空项目——蓝色起源的终极目标和一项登月计划,宣称“是时候返回月球了!”
一直指责贝佐斯抄袭其太空计划的“钢铁侠”马斯克,隔空嘲讽“别逗了”,并在推文中配了一张PS后的图片,将贝佐斯的“蓝月”(Blue Moon)计划改成了“蓝球”(Blue Balls,注:英语中,Blue Balls也有性病的意思)。
当地时间5月9日,贝佐斯在蓝色起源举办的媒体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该公司推出的一款新型登月飞行器——“蓝月”。
据贝佐斯介绍,未来,这台可携带3.6公吨有效载荷的着陆器将向月球输送补给,最终将人类送上月球。2024年,“蓝色月球”将执行第一次任务。
“蓝月”着陆器将配备名为“BE-7”的新型火箭引擎。这款引擎以氢气与氧气为燃料,月球南极的冰川可以融化为水,进而为火箭提供燃料。今年夏天,这款引擎将进行首次测试。
不过,首富的梦想远不止于此,不仅要让人类重返月球,还要以月球为跳板,在太空中建立适宜人类居住的“殖民地”。
发布会上,贝佐斯向人们描绘了有朝一日在地球附近建造巨大太空“殖民地”的愿景。
贝佐斯的愿景是基于物理学家杰拉德·奥尼尔在1975年提出的设想,即一座自转、并绕着地球公转的圆柱形建筑,比现在的国际空间站大几百倍,动植物以及人类可以在其中生存繁衍。
图片来源:Business Insider
不过,这个宏大工程需要依靠多代人来实现。目前人类能做的,即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为后代建设太空通道,其中就包括“蓝月”计划。
对富豪们而言,太空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地方。
2000年,在亚马逊公司成立5年之后,贝佐斯创建了蓝色起源公司,公司的主要任务是火箭推动和发射器研发。不过自2000年创立以来,蓝色起源鲜有公开亮相,直到最近几年,贝佐斯开始有意提及蓝色起源。
此次“蓝月”计划开启前,蓝色起源还发布了两个较大型项目。
一个是2015年开启的太空旅游计划——“新谢泼德”计划。截至今年3月,蓝色起源公司已经试射了11次火箭,很可能也是最后一次。今年,太空旅游的“船票”或将开售。火箭将把游客送到62英里(约100公里)的高空,在那里,人们可以体验几分钟的失重。
另一个是在2016年,蓝色起源启动了名为“新格伦”的重型载人可回收火箭计划。
备受关注的是,去年10月,蓝色起源还与NASA签署了一项协议,开发月球表面的中型和大型着陆器系统。作为协议的一部分,NASA同意向其分享潜在月球着陆点的技术和信息。
贝佐斯表示,蓝色起源是他“最重要的工作”。贝佐斯曾在2017年在接受采访时称,他每年要出售价值10亿美元的亚马逊股票,对蓝色起源进行投资。
在商业太空领域,马斯克和贝佐斯的比拼从未止步。
登月方面,早在2017年1月,马斯克就宣布要启动载人登月计划,在此后的几次演讲中,他甚至还提到Space X会在月球建设基地。
二者实力相距甚远。蓝色起源只完成11次成功发射,且只将火箭送到亚轨道,而Space X已经完成了70次商业发射。
马斯克的Space X在融资方面也独占鳌头。
据Crunchbase数据,Space X成立至今共获21轮共计24.5亿美元融资。2018年底,Space X的估值已攀升至约280亿美元。大摩预计到2040年,Space X估值将增加1-5倍。
相比之下,蓝色起源的融资额和融资轮次则明显少于Space X。
不过,不少投资者对Space X的烧钱速度感到担忧,这也是马斯克积极寻找商业发射订单的原因。
反观贝佐斯,作为世界首富,身家超过千亿美元,背后又有市值万亿美元的亚马逊的支撑,资金压力较小。
图片来源:福布斯实时榜单
这也不是马斯克第一次“炮轰”贝佐斯。今年4月,当亚马逊宣布发射3000颗互联网卫星时,马斯克就在社交媒体上炮轰贝佐斯是“山寨”,因为Space X在2018年也宣布要发射互联网卫星。
除Space X和蓝色起源的太空竞赛外,一批年轻的太空公司也在抢占利润丰厚且不断增长的商业太空市场份额。
分析人士指出,与Space X猎鹰9号这种“多人共乘”、可以负重25000公斤的大型火箭相比,火箭生产商Vector开发的售价不到300万美元、负重50到60公斤左右的小型火箭可以提前数月时间进入轨道。
芬兰公司Reaktor已成功发射首颗商业化建造的纳米卫星,纳米卫星虽小,但其有效负载基本可与大型卫星匹敌。
与此同时,国际太空竞赛正在重启。
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运送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全部“仰仗”俄罗斯飞船,为改变这一尴尬局面,美国大力发展商业载人航天。
2014年,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从NASA获得总计68亿美元的合同。NASA还计划在2030年将人类送上火星,为此它与六家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开发远太空探索器的原型。
在太空竞赛不断升级的当下,华尔街押注今年将成为“太空之年”。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去年底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预计行业、技术里程碑和资本积累将在2019年开始上涨,资本市场将加大押注(商业太空项目)。”
据CB Insight统计,截至2017年,本世纪太空相关的初创和巨头公司已吸引超过130亿美元投资,仅2015年,就有50多家风投公司涌入太空领域。2017年,全球约有39亿美元私人投资资金进入民营太空企业。
有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2018年,已经有184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了商业航天产业。
美国航天基金会预计,到2020年全球航天产业市场总额将达到485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估计,2040年太空经济价值将超过1万亿美元。
据卫星及相关行业市场研究咨询服务商NSR(北方天空研究)预测,未来10年,全球卫星订单将达到1955颗,发射数达到2356颗。在上述订单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订单来自商业客户。
此外,虽然绝大多数商业太空公司并未上市,但摩根士丹利去年底发布了排名前20的多元化太空领域公司的上市名单,这些公司最有希望从互联网带宽的指数级增长中受益,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卫星、运载火箭发射供应商波音等技术和传统航空航天公司,以及网络产品供应商GoDaddy和信号调理技术供应商亚德诺公司等都在名单中。
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