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早新闻 |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经济有能力化解多种风险;二线城市土地成交火爆引发政策预警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5-08 07:27

    5月8日早间重要资讯有:经参头版评论:A股市场具备中长期向好坚实基础;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评论:中国经济有能力化解多种风险;美股集体大跌;二线城市土地成交火爆引发政策预警。

    每经编辑 赵庆

    宏观经济

    【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评论:中国经济有能力化解多种风险】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释放出越来越多的积极信号,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依然较强,但中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数据向好,再次印证了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足以应对任何外部风险与挑战。体量大:广阔市场就在那。韧性足:转型升级质量高。潜力好:开放带来新机遇。如今的中国经济,正像一片生机盎然的广阔森林,体量大、底子实、韧性足、质量高、潜力好,既经得起外部世界的风吹雨打,也能沐浴合作共赢的灿烂阳光。

    行情盘点

    美股集体大跌。标普500指数收跌48.42点,跌幅1.65%,创3月22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473.39点,跌幅1.79%,创1月3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报25965.09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跌159.53点,跌幅1.96%,也创3月22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报7963.76点。美股大型科技股集体下跌,热门中概股集体大跌。美股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逆市上涨5.8%,较上市价涨约220%。

    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收跌1.40%,报1499.33。欧洲STOXX 600指数收跌1.37%,报381.64点,创4月11日以来收盘新低。

    德国DAX 30指数收跌1.58%,报12092.74点。法国CAC 40指数收跌1.60%,报5395.75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1.63%,报7260.47点。

    WTI 6月原油期货收跌0.85美元,跌幅1.37%,报61.40美元/桶。布伦特7月原油期货收跌1.36美元,跌幅1.91%,报69.88美元/桶。

    COMEX 6月黄金期货收涨0.1%,报1285.60美元/盎司。

    美元指数上涨0.2%。欧元兑美元下跌0.2%,至1.1178。

    日元兑美元汇率上涨0.5%至110.19。英镑下跌0.3%,至1.3064。

    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4:59报6.7950元,较周一纽约尾盘跌220点。

    避险情绪助推美债价格攀升。周二(5月7日)纽约尾盘,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跌1.26个基点,报2.4566%。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跌0.61个基点,报2.2844%。

    市场资讯

    【外资稳步加仓 中国政府债渐成国际投资者避风港】

    从今年4月1日起,中国债券分20个月逐步纳入彭博指数,最终配置权重为6.1%。中债登最新公布数据显示,4月末,境外机构的人民币债券托管量达1.53万亿元,同比增长28.62%,外资稳步增持趋势明确。不仅是被动跟踪该指数的基金加仓,主动管理型基金也在择机买入。(上海证券报)

    【一天猛增逾21亿份 资金借道ETF抄底】

    华夏上证50 ETF、易方达沪深300发起式ETF、国寿安保中证500 ETF等多只宽基ETF 5月6日均获得2亿份以上的净申购。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调整被机构投资者视为难得的“上车”良机,而流动性好且交易活跃的宽基ETF无疑是抄底资金的较好选择。(上海证券报)

    【中证网头版:政策稳舵经济筑底,助力上市企业业绩改善】

    4月多项经济数据将于近日陆续发布,下一步经济走势受到广泛关注。接受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4月部分经济数据或出现回调,但经济企稳趋势已确立,内生动能在回升,预期将助力A股企业利润回升。宏观政策仍会持续发力稳增长,同时加强预调微调。二季度GDP增速预计与一季度持平。

    【经参头版评论:A股市场具备中长期向好坚实基础】

    近期,A股市场出现了短期波动。应当看到,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地,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预期正在进一步增强,企业盈利正在改善,A股的宏观基本面正在改善。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就具有坚实的基础。A股市场仍然是全球权益投资的洼地,尽管短期的外资流入流出数据有所变化,但全球市场长期加大对A股市场配置的大趋势没有发生改变。从上述背景来看,A股市场具备了长期向好的坚实基础。从短期来看,A股市场的波动,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出了挑战,当前,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夯实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信托业评级最新初评结果下发,C级仍然不多】

    业内多家信托公司昨日收到中国信托业协会下发的2018年信托公司行业评级的初评结果。掌握的近30家信托公司评级结果显示,已经确定初评结果为A及B的公司均不在少数,C类评级公司则仍是少数。另有部分信托公司表示,尚未收到行业初评结果。(证券时报)

    【“蚂蚁啃象”修复长阴,机构称布局时点已至】

    5月7日,上证指数上涨0.69%,报收2926.39点,创业板指数上涨0.62%。盘面上,题材股趋于活跃,大消费品种也受到资金关注。分析人士指出,面对5月6日的长阴线,市场修复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在题材和业绩两条主线驱动下,指数修复过程将以小阴小阳类似“蚂蚁啃象”的方式呈现。(中证网)

    【机构悄然增配银行板块】

    2019年一季度以来,A股一路上行,几乎全行业都享受了这一轮估值修复行情。近期市场遭遇调整,而银行股在波动面前表现出较强的防御性特征。机构分析人士指出,从最新披露的2019年一季报业绩来看,银行板块整体基本面向好,对大资金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中证网)

    【三月货基缩水逾500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末,货币基金环比2月规模缩水超5000亿元。对此,基金人士表示,股市分流、中短债基金替代、季度末资金面紧张是货基规模缩水的三大主要因素。不过,有人士表示,未来货币基金规模进一步缩水或有所缓解。(中证网)

    【猪周期盛宴:好戏还在后头】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意外成为大宗商品及股市的关注焦点:生猪收入占比高的上市公司业绩上涨,国外猪肉期货跟涨,国内下游饲料期货也跃跃欲试。业内预计,随着生猪出栏急剧减少局面出现,生猪价格将在本月开始加速上涨,板块表现仍值得关注。(中证网)

    【102家科创板受理企业释放“活力因子”】

    5月7日,上交所受理北京连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有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科创板上市申请。至此,科创板受理企业数量增至102家。梳理受理企业招股书数据发现,102家企业呈现利润增速快、研发投入高的显著特征。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披露的企业整体上代表了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活力因子”,整体符合科创板定位。随着科创板各项工作进一步推进,审核问询层层落实,受理企业的质量水平将更加清楚地呈现在投资者面前。(中证网)

    【131家券商一季度业绩亮相:自营收入占比超五成,4项收入占比大滑坡】

    5月7日,证券业协会公布证券公司2019年一季度经营情况,券业整体营收1018.94亿,同比增幅超五成;净利润440亿元,同比增幅近九成。共有119家公司实现盈利,这也意味着仍有12家公司一季度未盈利。百家券商一季度净利增近九成,今年一季度,投资收益占营收比重进一步增加,达到50.45%。经纪业务收入低于两市成交额增速。投行业务收入受益于债券承销。资管业务承压。两融业务余额增加,股质风险缓和。(券商中国)

    行业/公司

    【房企寻觅新融资模式,信托公司谋转型】

    用益信托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房地产集合信托成立规模为365.70亿元。在信托公司“猛攻”地产投融资业务的同时,房企发债也呈现回暖态势。业内人士表示,开发商各类融资渠道逐步恢复畅通,融资成本明显下行。在此背景下,大部分开发商已着手调整融资结构、增设融资工具,减少对非银金融机构资金依赖。不过,由于以地产“小阳春”为典型的部分领域结构性过热已引起监管层重视,部分开发商对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的预判转向保守。(中证网)

    【二线城市土地成交火爆引发政策预警】

    近期,热点城市特别是二线城市土地市场热度明显回升,土拍现场竞争激烈,数十家房企抢地、上百轮竞价、溢价率超100%的现象重新出现。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城市地价快速上涨后已出现政策预警。业内人士认为,土地市场本次回暖主要源于市场在经历一定时期的调整后,受短期预期缓和导致补货意愿强烈、房企资金充裕,以及供地规模缩减、房企聚焦二线城市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在中央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动摇、对地价上涨较快的城市提出了预警后,预计本轮土地市场的上涨态势不会维持太久,市场蕴含风险,房企投资布局仍需保持谨慎。(证券时报)

    【影视公司大洗牌:热钱“弃剧”横店萧条,平台围剿网剧腰斩】

    4月初,到横店政府旁的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时,不少门面闭门。4月末,多位器材店老板称,情况并未根本性好转,“今年到现在只接了一个剧组,去年上半年能接4-6个组。”有偶像艺人透露,北京近三分之一剧组停摆,“有一资深选角副导演,现在转行用朋友圈做微商”。从多位行业人士处了解到的情况更为恶化,项目停摆率,远高于三成。行业整体向下的诱因,很大程度上来自视频平台与影视公司相互博弈的历史性转折。有上市影视公司高管透露,现在大量项目被视频平台“搁置”,价格“拦腰砍”,甚至成为砍价第一步。(21世纪经济报道)

    (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美股大跌,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却连日飙升,上市以来已累涨240%

    下一篇

    前辽宁首富的公司行贿“假首长”被骗1.44亿,施骗者多为高中毕业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