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6日,新三板挂牌公司2018年年报的披露率为80.85%。本年预计不按规定期限披露年报的公司比去年有所增加。
对于无正当理由未按期披露年报的挂牌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全国股转公司将采取纪律处分等监管措施。
每经记者 陈玉静 每经编辑 卢九安
图片来源:摄图网
截至4月26日,新三板共有8152家挂牌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报,目前披露率为80.85%。经初步统计,本年预计不按规定期限披露年报的公司比去年有所增加。根据全国股转公司在2018年12月25日发布的《关于做好挂牌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披露相关工作的通知》,对于无正当理由未按期披露年报的挂牌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全国股转公司将采取纪律处分等监管措施。
全国股转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年报是挂牌公司信息披露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投资者全面了解挂牌公司经营管理情况、理性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全国股转公司对未按期披露年报公司加大惩处力度,有利于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原则。据了解,目前全国股转公司已采用多举措强化挂牌公司年报监管,包括使用科技助力监管,以期提高监管智能化水平。
全国股转公司表示,挂牌公司不按期披露年报,无视法律法规和业务规则规定的信息披露基本义务和基本规范,是对市场法律规则严肃性和权威性的蔑视,是对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严重破坏,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知情权等合法利益,丧失了挂牌公司守法合规、诚实信用的行为底线。全国股转公司作为交易场所组织者,将对这一触及监管底线、红线的严重信息披露违规行为零容忍,坚决严厉惩处,绝不手软,对未按期披露年报的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将实施纪律处分等监管措施,并计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依法向社会公开相关处罚信息,提高一线监管的威慑力,同时也打消部分“坐等强摘”公司的侥幸心理,有利于督促挂牌公司规范履行市场主体义务,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从对预计无法按期披露公司情况的原因梳理来看,全国股转公司表示,大部分公司对年报编制披露工作不重视,未及时聘请审计机构,甚至有部分公司拒不聘请审计机构、坐等摘牌,有近1/4的公司曾因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被我司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挂牌公司不按期披露年报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内控制度缺失,财务核算不规范,董监高人员不忠实勤勉,实际控制人不诚信,公司存在违法经营活动等问题。
下一步,全国股转公司将敦促上述公司积极履行信息披露基本义务,尽快披露年报,并持续强化年报审查力度。对于6月30日前仍未披露年报的公司,全国股转公司将坚决予以摘牌,做到“出现一家、出清一家”,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形成“有序进退、优胜劣汰”的市场格局,提升挂牌公司整体质量,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夯实新三板市场长远健康发展基础,切实提升新三板服务民营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
其实,在加强年报监管方面,全国股转公司也不遗余力。除敦促挂牌公司按期披露年报并组织相关培训外,全国股转公司还不断完善科技监管系统提高年报监管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诸如:一是优化XBRL编制工具,基本实现披露数据的结构化,披露内容的简洁化、客观化,杜绝了数据勾稽关系不匹配等低级错误,使披露内容重点突出,便于投资者阅读和理解;二是设置800余项预警指标,通过财务舞弊预警、业务持续运营、信息披露违规识别等多个维度分析挂牌公司风险,协助监管人员快速了解公司财务状况,提高年报监管全面性和针对性;三是利用基于规则引擎技术的专家经验模型、以及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AI模型两种方式来确定风险阈值,实现将年报审查结果、监管经验与系统人工智能模型进行交互,进一步优化财务粉饰和经营风险预警评分的准确度,逐步提高年报监管智能化水平等。
目前,根据年报审查结果,全国股转公司已要求201家公司进行解释说明,要求4家公司更正年报,对19家公司进行了公开问询,重点关注公司业绩真实性、会计处理合规性、信息披露充分性和运作规范性等内容。
全国股转公司表示,未来将不断强化一线监管,通过依法、依规、高效、透明的监管方式,持续向市场传递监管要求,明确监管态度,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促进挂牌公司不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将新三板打造成为创新型民营中小微企业的重要融资平台。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