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近年来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监管机构持续提高审核效率,推进和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IPO常态化发行的重要基础,是国内资本市场体量的不断成长。市场数据和经验也表明,A股市场走势与IPO发行节奏的相关度较低。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监管机构将放宽IPO的盈利要求、加快IPO审核节奏等”的消息在市场报道流传。监管机构于4月27日发布答记者问,就有关事项予以了及时的澄清和说明。
实际上,近年来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监管机构持续提高审核效率,推进和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2016年到2018年,分别有227家、438家和105家公司实现IPO上市,2019年已有40家公司IPO上市,2017年之前排队在审企业由最高点895家下降到目前26家,加上之后新受理企业,目前在会审核企业共280家。新股常态化发行已成为市场运行的重要特征,有效支持了企业的发展,得到市场各方的肯定与支持。
IPO常态化发行的重要基础,是国内资本市场体量的不断成长。截至2019年4月27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3,617家,两市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分别约为56万亿和45万亿,近几年两市日均成交额在4,000-5,000亿元,今年以来两市日均成交额超过6,000亿元。目前,在会审核的280家IPO企业,计划募集资金合计约2,500亿元,不到目前日均成交金额的一半;申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企业93家,计划募集资金约900多亿元,融资量也较为有限,A股市场容量完全能够消纳IPO的常态化发行。
市场数据和经验也表明,A股市场走势与IPO发行节奏的相关度较低。2017年IPO发行家数是2018年的4倍,融资额是2018年的约1.7倍,但市场表现方面,2017年上证综指是小幅上涨,而2018年则是下跌。今年以来,A股市场指数有较大幅度上涨,近期每周3-4家的IPO发行安排,融资数量更是相对较小,不会对市场运行产生影响。
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监管机构注重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在公司治理、规范运行、信息披露等多个维度对IPO企业严格把关,并在系统化研究总结监管审核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市场各方意见发布了《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有效促进了IPO在审和发行企业质量的不断提高,市场生态改善明显,监管政策可预期性也显著增强。
清晰严格的IPO审核标准,有利于拟上市公司更好规范运行,提高自身公司治理、管理能力和经营绩效。数据分析表明,目前在会审核的280家IPO企业,盈利状况较为稳定,近三年净利润及营业收入增长率总体波动不大,IPO常态化发行将进一步向市场输送优质上市企业。
当前,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根据科技创新企业的特点,监管机构作出了相应的包容性制度安排,在IPO审核标准方面也保持了一致性的基本要求,同样保证和促进了市场各方预期的稳定。
今年以来,A股市场新增流入资金日益增加,其中外资通过沪深港通加大投资A股,今年前4个月累计净流入超过1,000亿元。近日,科创板基金募集也得到了投资者的积极申购。市场普遍认为,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将进一步推动国内资本市场的法治化、市场化进程,也会使更多上市企业及投资者受益,推动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积极预期、吸引更多境内外投资资金。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与支持,IPO审核标准的清晰化、发行常态化已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优质“源头活水”的保障,是建设市场良好生态的重要方面。在市场各方对于提高资本市场发展质量信心和期望不断增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措施系统化推进的背景下,继续保持新股常态化发行,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有利于保持市场预期的稳定,有助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基础。
来源:中证报 作者: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秦培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