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喜威 每经实习编辑 易启江
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服务质量,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是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激发民营企业活动力和创造力的关键。
政府搭台,资本对接。4月26日,成都市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对接暨投资促进会(以下简称“融资对接会”)正式落地。据悉,这次融资对接会由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成都金融监管局)主办,成都市经信局、人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协办。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喜威 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获悉,多家银行、保险公司、融资担保、融资租赁以及创投机构,与百余家中小、民营和台资企业在会场面对面对接,其中5家银行与12家企业现场签署总金额达1.2亿元的融资协议。
成都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周努在此次融资对接会上表示,当前,成都市已经建立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服务体系。信贷融资规模持续扩大、直接融资金额不断提高、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向全市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聚集,有力地服务了全市实体经济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成都市共入驻各类金融企业250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100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7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17家。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95万亿元、3.43万亿元,同比增长6.7%、13.0%,实现各项保费收入389.76亿元,证券交易额2.45万亿元。
据悉,为破解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期成都市出台了《提升企业信贷获得便利化水平和保护中小投资者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有效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提高信贷服务便利度,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金融营商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市级相关部门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搭建了交子金融“5+2”平台(“科创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盈创动力”平台、“天府融通”平台、“农贷通”平台、“创富天府”平台、成都地方金融监管平台、打造成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构建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普惠性和服务质效,为本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创新创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差异化服务,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会上,市经信局副局长程果解读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并针对一季度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工作推进情况做出了相关通报,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出了实质性的建议。
此次融资对接会上,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四川天府银行、简阳农商行5家银行与12家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举行了总金额达1.2亿元的融资签约仪式。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成都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6618.91亿元,较年初增长150.15亿,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59.93亿元,较年初增长247.97亿元。各金融机构还将创新理念和方式,积极运用大数据等各种方式,常态化精准开展融资对接。
根据民营和小微企业对丰富金融产品、提高审批效率等急切盼望的诉求,为破解难题,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编写了《成都市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手册》收录了中央、省市、人民银行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文件,收集了全市近40家金融机构的100款金融产品,涵盖信贷和直接债务融资等多种融资渠道,既有传统信贷产品,也有基于知识产权、股权、应收账款、政府采购、税收信息的创新金融产品,帮助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主动寻找金融服务、创造条件满足融资需求。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