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邻几”再获3000万美元融资背后:创始人温州起家 便利店地方军烽火燎原?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4-03 18:13

    “邻几”崛起背后,一方面是区域性便利店的爆发力与想象空间。另一方面,虽然便利店仍在风口起舞,但包括邻家、131等玩家倒闭的阴影犹存。

    每经记者 刘洋    每经编辑 王丽娜    

      “冰火二重天”的便利店赛道,又传新讯。

      近日,安徽地方便利店品牌——“邻几”宣布获由今日资本领投的3000万美元B轮融资。至此,“邻几”成立尚不足两年,便已获得一线机构三轮、总金额近3亿元加持,开店超200家,备受业界关注

      “邻几”崛起背后,一方面是区域性便利店的爆发力与想象空间。另一方面,虽然便利店仍在风口起舞,但包括邻家、131等玩家倒闭的阴影犹存。

      究竟,在眼下的“资本寒冬”,便利店玩家该如何处理资本、开店速度与管理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包括“邻几”在内的一系列地方便利店,是否与7-11这般的全国性头部便利店终有一战?地方性便利店彼此之间,及与头部便利店品牌之间,又将呈现何种竞合关系?

      不足两年获三起融资 一线机构闪现

      此次“邻几”获得3000美元的B轮融资,其开店速度、融资速度及获一线基金的加持,尤其受到外界关注。

      根据启信宝数据显示,邻几便利店的运营主体——浙江邻几便利店有限公司注册于2017年4月。截至目前,邻几已获得三轮融资:2017年9月,获得春晓资本的天使轮融资,金额未披露;2018年8月,获源码资本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2019年4月,则是今日资本领投,源码资本跟投,融资额度为3000万美元。

      换言之,在不足两年的时间内,“邻几”便已获得三轮融资,其“金主爸爸”——春晓资本、源码资本、今日资本均属于知名机构。尤其是此次今日资本入局,一时间更放大了“邻几”的光环,毕竟,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素有“投资女王”之称。

      相较于融资速度,“邻几”的开店速度亦不遑多让。

      数据显示,在2018年7月之时,“邻几”的门店数量已达到100家。截至2019年3月,“邻几”在合肥、芜湖、马鞍山已开出200多家便利店,成为安徽省连锁网点最多的便利店公司。

      疯狂开店、或曰“跑马圈地”,符合近年来多地便利店的开店节奏,在其背后起催化作用的无疑是资本。

      新零售专家鲍跃忠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整个零售市场的变化,消费趋向更近、更快、更便利。在未来的全渠道环境下,便利店这种离顾客更近的形态,可能会迭代出包括前置仓在内的一些新的价值,也因此,近年来,资本也蜂拥进入便利店赛道。

      根据《新一轮消费大淘金——未来商业投资报告》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8月,便利店行业总计融资事件发生次数达190次,在大消费领域融资事件发生总数中占比达10.3%,在大消费领域最热门投资赛道排行榜中居于第三位。其中,仅在2018年1-8月,便利店行业便有近60起融资事件。

      虽在风口起舞,但不可否认的是,2018年,包括邻家、131、全时在内的诸多便利店品牌遭遇滑铁卢,亦是不得不正视的现象。也因此,快速开店、资本与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更显得微妙。

      对此,曾有创投行业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便利店行业而言,品牌的市场增速是机构的关注要素之一,而快速开店可以提高企业的估值。显然,在资本催化下,快速开店的需求与既有资金规模的不对等,让便利店品牌过度依赖于外来资金,而这也成为品牌日后发展的隐忧所在。

      就“邻几”而言,目前开店步伐的确堪称“火箭速度”,其又是否存在上述隐忧?

      鲍跃忠表示,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基因,如果企业当家人能够在整体节奏上把握好,一步步将基本功做扎实,资本的推动,无异于插上翅膀。而倘若完全靠资本输血,自身缺乏对行业的认知和把握,最终肯定出现问题。

      他进一步指出,“一般来说,应该是做到几十家店,即便是(利润)再少一点,做到一百家店你就要实现盈利”,像邻家便利店那样做到160多家门店,还不盈利,每个月有数百万元的窥寻,“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对此,“邻几”曾公开表示,目前便利店单店日均销售额超过6000元,并购友门鹿的店铺销售增长超过35%,鲜食占比超过了30%,线上销售占比超过10%;同时,毛利率水平达到国内头部便利店的水平,且已有50%以上店铺迈过了盈亏平衡点。

      全国VS地方,本土VS外资?

      一方面,外界关注“邻几”时间维度上的特质,即开店及融资速度;另一方面,其空间维度,即其立足安徽的地域性特质,让地方性的便利店,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

      “邻几”立足地方发展的特质,与其创始人刘忠建似乎密不可分。公开资料显示,刘忠建曾带领团队,从温州起步,在温州先后兼并了“真生活”“民丰”“当家人”,结束了温州便利店诸侯争霸局面,此后向浙江全省发展,到2017年,店铺总数已超过1700家,逐步发展成为了浙江最大(不包石油系便利店)的便利店品牌。

      实际上,不仅是“邻几”,近年来,在7-11、全家、罗森等意在走向全国的日系便利店之外,地方性的便利店纷呈迭现——如太原地区老牌便利店唐久、金虎;立足长沙的新佳宜;扎根福建的见福便利店;争雄西北的每一天便利店……

      在日前的一场公开活动中,新佳宜便利店创始人兼CEO伍敏谊就表示,目前,一线城市外资的竞争比较大,二三线城市本土便利店优势比较明显。他还坦言,其实外资很难在二三线城市存活下来。

      伍敏谊所说的外资便利店,主要指涉7-11、罗森等头部品牌。也由此,在当下中国,便利店赛道似乎也呈现出一种全国VS地方、本土VS外资的竞争格局。其中,地方、本土对应,而外资便利店似乎意在剑指全国。

      在这两极之间,究竟是“东风压倒西风”,抑或相反?

      鲍跃忠表示,中国地区之间经济、消费习惯、人文文化的差异,使得区域性的便利店企业得以崛起。当前,零售业整体处于转型过程中,在此种环境下,倘若区域性的企业,拥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对区域市场的把握更加到位,未来的机会可能更多一些;大企业在转型时,较之小型企业,可能会缺乏一定的灵活度。因此,他认为,未来中国便利店的市场结构并不会呈现为一种特别集中化的样貌,很可能呈现为地方和全国并存的局面。

      他还进一步表示,在零售领域中,包括便利店在内的小业态未来肯定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因此,在目前市场环境的推动下,便利店的整合肯定会存在。这种整合更多呈现为通过资本的纽带和联结,形成便利店行业的一种联合、整合。不过,“整合到什么程度,现在还很难说。”(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财政部:赋予科研单位项目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

    下一篇

    视频丨报告:2050年世界老年人口比例将达1/6 韩国日本老龄化尤为突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