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沈溦 每经编辑 魏官红
随着3月22日科创板首批申请受理企业名单公布,下一批名单将花落谁家颇受资本市场关注。
同日,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发布关于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虹软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验收申请材料。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虹软科技于2018年12月完成股改,今年1月15日才正式接受上市辅导。
对于公司是否已准备申报科创板,以及经营业绩等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近日前往虹软科技实地预约采访,公司方面表示,具体信息将稍后发布。
刚获人工智能大奖
浙江证监局披露的上市辅导备案公告文件显示,虹软科技注册资本3.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邓晖。公司业务描述显示,虹软科技是计算机视觉行业领先的算法服务提供商及解决方案供应商,是全球领先的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技术开拓者。
公司网站显示,虹软科技于1994年由留美博士邓晖创建于美国加州硅谷,拥有领先的全品类视觉算法和应用在各类平台上的核心技术,主要研发、销售的产品包括单摄像头智能手机解决方案、双(多)摄像头智能手机解决方案、360度全景相机解决方案、智能家居设备解决方案等多种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为三星、华为、OPPO、vivo等全球知名的设备制造商提供个性化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据悉,虹软科技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保险、智能零售、互联网视频等场景中,并且仍在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技术。
尽管目前公司估值以及经营情况等尚未公布,但从公司主营业务概述以及相关情况来看,虹软科技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中,“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条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不久前公布的第八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授奖名单中,虹软科技以“智能摄像头影像优化解决方案”入选“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
根据中国财经时报网信息,此前虹软科技CEO邓晖在一份内部邮件中透露,2017年虹软全面完成既定目标,营收、盈利水平均达历史新高;影像行业的解决方案与技术也创造手机市场占有率的纪录。客户渗透率已囊括全球几乎所有的安卓手机客户;在2017年爆发的双摄市场中,虹软再度居于全球绝对领先地位。
受到诸多资本青睐
备案公告显示,虹软科技实控人为邓晖,1962年5月出生,美国国籍,1991年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学历。1991年至1992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至1994年担任美国Enertronics Research Inc.产品经理和工程师。1994年创立虹软公司,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首席执行官)。2009年获美国PDMA技术终身成就奖,为荣获该奖的首位华人。2014年当选浙江省软件行业优秀企业家。
从公司股权关系看,截至1月15日,邓晖和配偶Liuhong Yang通过公司第一大股东HomeRun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和第三大股东HKR Global Limited,合计控制公司38.4150%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同时,邓晖还持有公司员工持股平台Arcergate Company Limit7.3222%的股权,从而间接持有公司0.3017%的股份。
启信宝数据显示,虹软科技于2018年12月17日进行了系列变更,由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资、未上市),企业名称由虹软(杭州)多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而在公司的股东中,诸多知名创投机构及上市公司名列其中。北京华泰新产业成长投资基金占股18.1476%,为虹软科技第二大股东,知名股东还包括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有限公司、华孚控股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
此外,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旗下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浙江天堂硅谷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和远光软件合资的绍兴柯桥天堂硅谷远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均在股东名列。
而间接参股的上市公司亦不少。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通鼎互联通过深圳市华泰瑞麟股权投资基金间接参股虹软科技,思美传媒、美盛文化、华策影视等通过浙江成长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间接参股。
针对公司上市相关事项,今年3月25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西斗门路3号天堂软件园A幢23楼的虹软科技公司进行实地采访,该楼层为虹软科技办公场所,仅有一处进口,除了前台外,其余办公场所均为封闭式,外部人员需要刷卡进入。在记者表明采访意图后,前台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相关领导暂时不在公司,在门外稍等后,一名公司相关人员接待了记者并表示,负责相关业务的领导目前正在出差中,公司上市相关情况要等领导回来再回复,或者公司后续统一公开。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