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长蓝绍敏: 首位度提升以城市为中心,伴随而来的是更大的责任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3-09 15:33

    在去年,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中,南京被中央巡视组点名省会城市作用发挥不够。3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2019全国两会现场对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长蓝绍敏进行了专访。蓝绍敏指出,对南京来讲,首位度要体现一个省会城市的担当,要为省内的城市、周边的城市,提供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和服务。

    每经记者 梁宏亮    每经编辑 刘艳美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提出着手顶层设计,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最具活力、开放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超级巨轮”,而带动这艘巨轮航行的无疑是区域内的几个核心城市。

    作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和江苏省会城市,南京如何在更大的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方位”?

    3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2019全国两会现场对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长蓝绍敏进行了专访。对于南京的发展,城市管理者蓝绍敏有很多思考。

    “作为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地区不仅需要发挥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还需要切实强化南京作为特大城市、中心城市的协同支撑。”蓝绍敏在大会期间也表示,恳请国家在相关规划、政策和顶层设计方面给予南京支持,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支持南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而在长三角区域形成全球城市(上海)+国家中心城市(南京)的世界级城市群格局。

    不可否认,面对成都、武汉、郑州等国家中心城市的加速崛起,南京是有焦虑感的。

    在去年,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中,南京被中央巡视组点名省会城市作用发挥不够,由此又被推上舆论口。对此,蓝绍敏指出,交通将会是解决这一痛点的突破口,“要下决心变成一个有利于提升城市能级和发挥城市作用的交通结构。”

    交谈中,蓝绍敏还主动提及了两年前一篇名为《醒醒吧,南京!你为什么留不住优秀的年轻人?》的网文,当中直陈南京城市发展的痛点,引发不小的关注。“当然这篇文章本身有不全面的地方,但它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沉重的话题。”蓝绍敏说。

    2018年南京痛定思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此问题。公开数据显示, 2018年南京新增了就业参保大学生34.15万人,超过20万人的预期,“这是第一个意想不到!”

    根据新一轮的城市总规,南京未来的城市发展愿景是“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在蓝绍敏看来,创新名城的标志就是创新生态真正的形成,“对标深圳、对标波士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创新生态。”

    城市发展,不进则退。南京如何破题首位度低难题,新一年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又是什么,在一个多小时的对话中,蓝绍敏一一道来。

    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都市圈要消除四个误区”

    图片来源:摄图网

    NBD:去年底南京因为首位度过低被点名,您如何理解首位度这个概念,又如何回应?在提升首位度上南京将如何发力?

    蓝绍敏:最近“首位度”是个热词,大家也争论得很厉害。到底用什么标准去衡量首位度?首位度的原意,实际上就是第一大城市和第二大城市的人口差,充其量再算一下这个城市经济总量在一个区域当中的占比。但我们呼吁首位度应该有更广泛的内容。

    对南京来讲,首位度要体现一个省会城市的担当,要为省内的城市、周边的城市,提供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和服务。从这个角度讲,我把南京的首位度衍生成三个度:

    第一,要提高南京在江苏的影响度。第二,提高它在南京都市圈八个城市(包括苏皖部分城市,目前还在扩容)的辐射度。第三,提升南京在长三角的中心度。

    国家给我们的定位是东部中心城市,我们在长三角当中的中心地位,要得到确认。 首位度关键是分层次、分城市群,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和作用。

    下一步推进重点无非一个是交通,一定要下决心变成一个有利于提升城市能级和发挥城市作用的交通结构。现在讲交通在做三个改变——第一个改变就是把井字方格状的交通结构变成米字放射状的交通结构,这得到了国家、省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南京铁路枢纽总规已经批复了,江苏沿江城市的交通规划国家已经批复。解决了很多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没有上位规划支撑的问题,这是2018年的重大突破。

    第二个,在城市功能上,我们要下功夫。比较简单要说的就是四句话:一个就是总部经济的集聚度,会展经济的活跃度,医疗服务的新高度,还有一个是创意设计的辐射度。这体现省会城市的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也应该要大力度去提升,这样可以为周边城市带来更多服务,也可以更好地发挥好省会城市的功能和作用。

    NBD:上个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引发广泛关注,您个人怎么理解这一模式,发展都市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蓝绍敏:我理解都市圈的核心是要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我曾经讲过“十个共同体”,就是要变成环境共保,交通共网,设施共建,产业共新,市场共用,创新共赢,人才共通,功能共享,边界共荣,机制共创。

    为什么都市圈效果不太明显?我认为要消除四个误区。

    首先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中国城市爱说自己优势是最好的,特色是最鲜明的。但是发展都市圈,要善于发现都市圈的优势,每个城市都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同时共同提升都市圈的优势和影响力。

    第二个要改变的是单纯单向获益的观念。就是加入都市圈,我能得到什么?在都市圈时代,我们一定要善于在合作中创造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利益增量来实现多赢、都赢、共赢。而不是台上握手台下踢脚,这解决不了本质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要改变唯行政推动的观念。都市圈没有行政推动不行,但是不能唯行政推动,一定要机制创新,通过强化市场引领,淡化行政色彩,更多的是用市场配置。

    第四个问题,就是要改变小而全、各自为阵的理念,要善于在更大的范围内合作、共建、分享,形成新优势,内生新活力。

    NBD:结合南京都市圈目前情况,您认为发展都市圈应该如何破题?

    蓝绍敏:从某种意义上理解,首位度应该是以我为中心,但同时相伴而来的是要尽更大责任,我能为别人带来什么?所谓辐射带动,如果让周边也能感受到发展机会,就是一种共赢。但如果说首位度是把其他市的人才、技术、资金都吸引到我这儿来, 或者是把你的项目、人才挖走,做来做去是零增加,总量没变 。

    如果深入去思考都市圈,能做很多很多事。南京都市圈我们也是这么在想,要做更多,承担更大责任,让更多的城市能通过都市圈得益。我们也想做更多探索 。具体来讲,能不能形成政策协同,不要互相恶意竞争;在产业合作上,能不能形成比较好的分工配合,伙伴园区、产业链、上下游;还比方说在市场这个强化上,能不能形成一种联动的效应?市场是开放的,不能做封闭的市场。这些问题不想明白,都市圈很难深下去。

    改善营商环境
    “一定是用户思维、客户导向”

    图片来源:摄图网

    NBD:今年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用很大篇幅强调改善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去年南京也提出优化营商环境100条,这个政策在制定之初,计划框架是“1+10”,您却大力推动它变成“10+1”。数字变化背后是什么理念发生了变化?

    蓝绍敏:去年11月,李克强总理到南京来,专门看了我们的营商环境。他说关于南京的营商环境,他记住了三句话。第一句话,就是客户需求导向。第二句话,是国际惯例标准。第三句话,是改革要求的落实。他说你们最大的特色,最可贵之处就是把客户需求导向放在第一位。通过你们的改革,让企业真正有获得感。这句话是对我们营商环境改革的一个最大肯定。

    从1+10到10+1,不是数字游戏。一开始有关部门按常规设计了一个总体性文件,就是市委市政府改善营商环境的意见,为了更好落实,牵头部门照惯例也是传统思维,让十个重要部门分别做一个实施意见,拿出十个实施操作的细则,变成了1+10。

    我记得那天和大家一起讨论,听完了1和10就问了一句话:这个1+10 文件出台后,我们的企业是不是真正有获得感?大家都不吭声。后来,我说能不能换一个思路变成10+1?大家也不吭声,认为把1+10变成10+1,不是一回事吗,倒前倒后的不是文字游戏吗?

    我说,要把这个10改成10个企业在营商环境当中最大的痛点、堵点、最关注的问题,然后加一个兜底条款。把结构整体变成了围绕企业最关注的十个问题,政府要如何提供服务,没有说到的,还有个兜底条款,我们来兜底。

    围绕这个思路,10+1变成了一个文件100条,这100条当中大概15条是独创的,大概有30条左右是全国先进水平的。这里面的核心思想一定是用户思维,客户导向,最核心的就是让企业有获得感,真正按照问题导向解决问题。企业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

    NBD:我们都知道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这么多条文件南京是不是都能做到?

    蓝绍敏:一个文件要真正落到实处,百分之百做到位,是一个痛苦的、艰苦的过程。

    所以首先,今年一季度市政府专门开了一个会,通报了营商环境100条和民营经济30条落实不到位的18个反面典型。我们打算今年一个季度通报一次,向全社会公开。大家遇到什么政策不落实,就反馈。我们通过不断曝光、通报,倒逼这个政策落实。

    第二是说营商环境的深化,去年文件是1.0版,我们会不定期的升级。

    第三就是对营商环境当中大家最关注、最难的问题,包括工程建设领域的审批等, 我们把它拎出来,通过试点进一步优化打通环节。真正让市场主体有更强的获得感,就能真正认可我们。让资本、技术、人才用脚投票,真正走进南京,喜欢南京。

    目前,我们虽然有了一个好的基础,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说南京的营商环境就到了很好的阶段,还要持续做工作。

    NBD:从去年开始,中央到省市也都出台了一系列与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南京是怎么思考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道题目的?

    蓝绍敏:关于民营经济30条,南京最大特点就是按照总书记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提的六个方面,一一对应落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把这六方面深下去、细下去,如何真正针对民营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把它解决掉。所以,我们的文件针对性很强,非常解渴。这是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思路。

    这一次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说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守契约,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对拖欠企业的款项年底前要清偿一半以上,决不允许增加新的拖欠。这一条,大家给予了热烈的回应,都很振奋。前年全国两会,我曾建议政府、国有企业要带头解决对民营企业的拖欠问题。中央下决心,民营企业就有获得感。我这次也是带着问题来的。我们在调研中遇到大量反映银行承兑汇票的问题。不少企业提供了案例,企业的现金流因为票据的存在大量被侵蚀,资金被抽血,依然非常困难。

    地方政府在解决民企所急、所需、所难时,关键在于从中观、微观层面发现民企真正的痛点堵点难点,然后以这个问题为导向去呼吁和解决。

    所以关于票据问题,我们一方面向国家呼吁,希望《票据法》要改、监管方式要改,也呼吁希望央企对民营企业、对中小企业、末端企业手下留情。我们自己也在思考,能不能请金融机构建立票据的座市商制度,能不能公开报价,提高它“贴现”的便利性,让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沉淀在票据上的资金活起来,留起来,用起来。

    我觉得这是一种思路,大家都说难,这个难怎么解决,就是靠政府这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米,靠我们把握准问题,然后去针对性解决好问题。

    高质量发展
    “没有制造业,光靠服务业是不够的”

    图片来源:摄图网

    NBD:在您来北京之前,南京刚刚举行了制造业大会。作为一座服务业占比超过60%的城市,南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重提制造业的发展,为什么这么特别地重视制造业?

    蓝绍敏: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整个经济发展的脊梁。

    南京这么做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南京曾或多或少有过去工业化的思想。大家讨论南京作为一个服务业高度发达,且每年占比都以一个百分点提升的省会城市, 是否还要像其他城市一样这么重视制造业?这几年南京服务业发展很快,去年占比超过了60%。但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相反,这是一个背景。

    第二是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确定新一年七大经济工作任务时,第一条就是制造业。特别是总书记在讲话当中强调,要高度重视制造业占比过快下降的问题。
    这句话也提醒我们,经济要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没有制造业支撑,光靠服务业发展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提出来一定要把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放在全市经济工作大局当中,成为一个重要方面,去重视、认识、推进。于是提出了制造业的一揽子目标任务,

    第一个是对投资,我们提出了“456”的要求,就是两年内全市制造业投资占比要达到40%左右、江北新区要达到50%左右,六个郊区要达到60%左右。

    第二个是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35%左右。2017年,深圳制造业占比是36%。深圳现在的人均GDP是2.7万美元,南京2万美元。深圳在2万美元时,制造业占比大概在40%,南京也要达到35%左右。

    第三,制造业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每年要超过一个城市。去年净增207家,达到2555家,前进一位,在全省排第八位,今后几年每年都还要超过一个城市。所以重视制造业发展,既针对南京的实际,也符合中央的要求。

    NBD:去年以来,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 “产业地标”打造,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

    蓝绍敏:我们一讲到城市,人们就会想这个城市的地标在哪。产业同样也有这个概念——能不能让一个城市和产业紧密相连。让人们说到一个产业,就想到这个城市或地方,反之亦然。比如说到德国,大家都会想到德国的汽车、工具等。这就是产业特色和产业地标密切相关。

    第二,产业的竞争力也很重要。一个地方的核心产业竞争力、影响力、创造力到底在这个产业中如何?这也和产业地标有关。第三和我们组织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关。就是我们到底如何发展产业?满天铺,什么都搞?很多城市产业门类齐全,但每个产业都不大,那就要聚焦。我们要像做城市地标一样,在产业上做出自己的地标。

    NBD:什么样的产业才具备成为地标的潜质,要怎么选择?

    蓝绍敏: 我们希望是一个成熟的产业,是能够在3到5年、或稍长一点时间能迅速达到一定规模的产业,比如3到5年能达到三千到五千亿以上。

    我们有一些很好的产业,南京的智能电网现在就是全国第一,但它到1000亿左右规模就已经基本到天花板。再比如说未来网络,应该说是非常好的未来产业,但它现在的产业化程度还不够。同时,还要考虑它的影响力、竞争力、创新能力,还有特质。在这么一个背景之下,我们首选了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下一步还要选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再加上软件信息服务。

    我们计划5到6个产业地标,每一个产业制定一个行动计划,给一个专门的产业政策,然后围绕这个产业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培育最头部的企业、形成最完整的产业链,也提供最具竞争力的创新平台和创新要素的集聚。同时,还要让这个产业能有独到的人才培养机制,创造一个最好的产业生态,让这个产业在南京不断发展壮大。

    我一直讲,高质量发展不是简单地和兄弟城市比规模、比块头,要比特色、比高度、比核心竞争力。所以讲制造业发展就不能忘记产业地标,讲创新名城建设,一定要让创新名城的成果最后在产业地标当中得到体现,真正去支撑、服务、提升产业。这样将来就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创新生态形成
    “首先要做到几个宽容”

    图片来源:摄图网

    NBD:“创新”是近来在南京最常听到的一个词。今年春节后,南京召开“创新名城推进大会”,媒体称之为南京的“新春第一会”。 南京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创新名城建设,又把它写进今年南京市一号文件里。那么在您看来建成创新名城的核心标志是什么?

    蓝绍敏:创新名城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张敬华书记亲自部署并大力推动。我的理解,创新名城标志就是创新生态真正的形成,和对创新要素的独特吸引力。这是创新名城的核心和关键。所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这件事。去年一号文件点到了,但这个还需要时间,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今年,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我们对标深圳、波士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创新生态。深圳创新生态确实是最好的,既没有过多政府色彩,又没有过多的世俗观念。而是移民、创新人才集聚,土壤特别好。

    对创新生态的形成,我理解有四个宽容,第一是宽容失败的创新资本支持,第二个是宽容失败的创新综合服务,还有一种宽容失败的创新绩效评估,最后是宽容失败的创新社会氛围。

    我们分别来说,一个地方创新生态最好就是要有创新资本。深圳,硅谷都非常成功,往往是相伴而生。我们去年拿了50个亿做政府引导的VC。政府一下拿这么多钱去做创业投资,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突破。我们希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一起参与。

    宽容失败的创新综合服务,就是除了资本之外,包括其他方方面面。有一次我们去韩国一个创业孵化区,那里有一个区域是提供给创业失败的人再创业。这就是我讲的创业服务,创业失败再创业的人可能成功率更高,也可能不成功,但需要这种综合服务。

    宽容失败的创新绩效评估,是我们最难的一个点。政府的资金、政策引导,在创新这个问题上怎么评判成功与失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问题,具体到每个人、每个情况、每个项目、每个创新的过程,都可能发生变化。这时绩效评估该怎样宽容失败?我认为方向应该是有利于创业者东山再起,但我们的评判标准往往过于简单化 。

    宽容失败的创新社会氛围就是要以创新为荣,而不是以失败为耻,哪怕摔倒了也再去创新。所以要营造一种环境,只要还要去创新,不断去创新,勇于去创新,甘于去创新,社会是支持你的。有没有条件持续做下去,是另一回事。但社会应该鼓励。这个最难,中国的创新就是要在这些问题上下决心,不是简单的政策比拼。比谁给的钱多、花的钱多是没有出路的,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生态。

    NBD:此前江苏省委娄勤俭书记提到几个关于江苏创新的短板,从南京实践来看,您认为应如何解决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不够的问题?

    蓝绍敏: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是非常重大的问题。我们把创新分解成两件事儿,一件是高端创新要素的集聚,是核心。第二是产业地标打造,是抓手。这两句话互动,实际上就是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

    这里面要把几个事情打通,比方说产业地标确定了,就围绕这个产业地标做人才嫁接计划,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能不能被引过来?第二,围绕产业地标的发展,要做最好的创新公共平台,把创新链接到产业链上去。第三,我们也在设想,人才培养如何更好地为创新和产业服务? 我们现在提出来要做联合创新大学,就是希望推动校企、校地、校事(事业单位)、校校合作。这种合作意义非常重大,是一种新理念,让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更加能对接 。

    NBD:说到人才,南京有如此优厚的高校、人才资源,要怎么让人才和创新更好融合?

    蓝绍敏:造访波士顿让我更有感受的,就是它的人才和创新的融合的问题。去看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二十几个创新中心,叫做媒体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是各种专业的人才。不是搞人工智能,就全是学人工智能的,包括有心理学等各种人才都混搭在一起,就是观念的碰撞。

    当时还见了哈佛联合大学负责人,没有令我失望。他们那个项目是选50个最优秀的学生来学习医科,前提是本科他要学习其他的专业,麻省理工的理工科专业,都可以选。我问哈佛附属医院的外科主任,学什么专业的?他说本科学化学工程。他第一专业不是学医的。但我们的医学专家,往往本科、硕士博士都是一个专业。所以,人家的医生成为科学家,我们的医生就是医生,就是一个专业上融合的概念。

    我们为什么在产业地标中提出来要做联合创新大学?就是希望依托国家双一流高校的二级学院,就利用现有的学院、招生规模、博士硕士培养点、吻合的专业,来推动校地融合、校企融合、校事融合,还有校校融合,吸引最好的人才,做出最有针对性的研究实验平台,培养这个专业最好的人才。

    如果每个产业地标能做一个该产业的联合创新大学,等于每一个都是西湖大学。只不过西湖大学是综合的,我们做的是专业而已。讲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对接就是这个思路。南京有这么好的高校资源,关键是怎么下决心去突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海关总署:春节过后我国进出口增速快速回升

    下一篇

    国资委主任:今年着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