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千里归途 只为乡情 ,扶贫攻坚 待你归来

    2019-03-05 19:09

     

    电视剧《大江大河》掀起了一股年代剧的热潮,还记得那句经典台词,“做一个矢志前行的逐梦人,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可阻挡,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这是上一代人追梦与奋斗的真实写照。为脱贫致富,每一个人都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兢兢业业。

    推动科研创新,探索集体经济改革,激发市场经济活力,上一代人的智慧开启中国经济新时代的大门,这是改革开发的力量。四十年,飞速发展的经济令世界瞩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几亿人脱贫步入小康社会。

    被父母称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一代,丰衣足食,享受优渥生活,我们似乎距离贫困已经很遥远了。

    事实并非如此,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依然很庞大。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还有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约400个贫困县,近3万个贫困村。

    生活在大都市,贫困却仍存在在我们身边。父母奋斗过的家乡已逐渐空城化,或是远在家乡的远亲正在饱受贫困的折磨,旅行沿途落脚的贫困村落,或是一个贫困的故事……这些都能激发我们对贫困的感知,同时希望所有人从此都能远离贫困。

    随着扶贫攻坚迈入决胜阶段,扶贫的任务越来越紧迫。据了解,碧桂园已启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行动,已与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陕西省宁陕县、铜川市耀州区等9省14县进行结对帮扶,正在帮助3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同时,碧桂园跨越5省5县推出《千里归途》纪录片,寻找在脱贫攻坚路上感性的人物故事与最核心的力量。

    寻找决战贫困的核心力量

    每一个贫困乡村都是一个潜力股,都是一坛埋在深巷中的酒,等待人们挖掘。在中国广袤的乡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绿水青山中埋藏着“金山银山”。如何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成为乡村脱贫攻坚的关键。

    我们现在生活的城市在20年前可能是一片荒地,通过科技与人类智慧的改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一座城市的建设,一个乡村的发展都离不开核心的关键要素:人才。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呢?

    据了解,有过城市生活和工作经历的年轻人对乡村扶贫和振兴的重要性。他们了解家乡,也了解外部的需求,知道家乡的那些资源经过整合和提升可以产生市场价值。这些年轻人回到家乡就带回了一定的资金、市场渠道、技术等资源,经过与政府、企业和其他机构等平台的合作和资源整合,可以有效地推进产业发展,比较扎实地融入扶贫和乡村振兴。

    更重要的是,这些归乡的年轻人了解家乡的习俗,知道家乡人的想法,在做工作中更容易取得大的突破。让农民逐渐理解和接受乡村文化、资源和生态等方面的优势,进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乡村与都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可以通过发掘农村潜力予以互补,提升农民自信,激发振兴乡村的最大能量。

    在碧桂园纪录片《千里归途》的镜头下,纪录了东乡绣娘马箫箫、“灰鹅大王”吴永柏等返乡创业年轻人的故事,他们不愿家乡凋零成为空心村,放弃大城市的繁荣,返回条件不好的家乡,只为亲人,只为乡情。

    站在一线脱贫攻坚的岗位,发展产业锻造自身的“造血”能力,带动乡亲们脱贫,加入乡村振兴的大军中。

    民企合作 共筑乡村振兴长城

    脱贫攻坚除了需要农村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还需要外部力量的帮助。农民熟悉家乡的人文和环境,在自主创业、发展产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产品推广和销售方面,外来公司的帮助则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甘肃东乡绣娘马箫箫,在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家乡的传统刺绣文化,经过考察研究和回报故乡的情怀创立了一家本土传统特色刺绣工艺制品的商贸公司土本土。

    通过创新开发后的传统工艺手工刺绣品,利用手工刺绣,剁花等独特工艺手法,传承经典名族手工艺术产品,公司充分利用本地传统刺绣艺人较多的优势资源,在原有自家院落建立400多平方米的刺绣纺织办公场地,目前吸纳了17户贫困家庭的劳动力。

    碧桂园则通过技术与渠道扶持,帮助马箫箫,以东乡刺绣,绣娘从零收入,到人均月薪2500元。 在“马箫箫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年轻人,踏上归途,回乡创业。

    事实上,自碧桂园集团1992年成立以来,截至2018年底,碧桂园已实际捐赠现金48亿元投入公益扶贫事业,直接受益人数超36万人次。

    目前,集团碧桂园正在全面推进9省14县扶贫工作,通过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技能培训等方式,为更多人带来脱贫的希望。

    截至2018年底,碧桂园通过自有扶贫品牌“碧乡”在全国已转化14县产品65款,销售扶贫产品2000余万元,惠及贫困人口20000余人;通过为贫困户提供培训机会及就业岗位,共培训贫困劳动力 40000 多人;集团党委在14个帮扶县均与基层党组织建立了“一线扶贫党支部”,专职扶贫人员近150名,带动集团超过1000人参与扶贫工作。

    不仅如此,国强公益基金会累计收到碧桂园集团员工27930人的捐款1154.8万余元,将结对资助10000名贫困学生;通过开办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向贫困家庭高中毕业生提供全免费职业教育,2014-2018年共招收1830名学生,2017-2018毕业生共计640人,就业率达100%。另外,集团还捐赠1亿元支持国家“光明扶贫行动·白内障复明”项目,在帮扶县免费为患白内障的贫困户提供治疗。

    通过帮扶农民自主创业,帮助贫困村养成内生“造血”能力,碧桂园创立了民企合作的扶贫模式,引领农民自主走上脱贫致富之路。鼓励年轻人千里归乡、振兴乡村之际,碧桂园也踏上了自己的归途,回归本真,以良心和真心助力社会进步。

    上一篇

    回应退市制度、股市上涨、科创板…易会满现身两会,直面股市热点话题

    下一篇

    又一国产PD-1抗癌药定价出炉 约为同类进口药价四成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