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反映制造业生产表现的生产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下,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有所减缓。另一方面,反映需求表现的新订单指数为50.6%,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重返临界点之上,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回升。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旭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PMI)数据。
此次公布的2月份制造业PMI并未延续上月小幅回升的趋势,数值为49.2%,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虽然短时间内制造业PMI还没有重返景气区间,但一些构成制造业PMI的分项数据表现比之前有明显好转。有专家认为,这标志着稳经济的政策效果正逐步体现。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从构成2月制造业PMI的多项分项数据来看,本月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表现出现了明显分化。
反映生产表现的生产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下,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有所减缓。而从历史数据看,这也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
不过,在需求侧方面,反映需求表现的新订单指数则出现了强劲回升。从数据看,2月新订单指数为50.6%,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重返临界点之上,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回升。
对于PMI分项指标的分化走势,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称,这表明生产活动有所减缓,但市场需求有所回升。
赵庆河表示,受春节前后部分企业停工减产影响,生产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但从需求侧看,新订单指数重回扩张区间,为50.6%,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有所恢复。另外,随着“六稳”政策措施的加快推进,企业预期明显改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6.2%,比上月明显上升3.7个百分点,升至4个月以来的高点。
针对本月新订单数据走强趋势,兴业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王涵分析称,新订单回升应与去年下半年至今政府致力于改善信用环境,年初社融增速大幅反弹等有关,表明政策效果有所显现。
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评论认为,PMI等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尚未逆转,但其中短期春节、天气等因素扰动较大,订单指标显示稳经济的政策效果逐步体现,之前的社融增速缓解了市场担忧情绪,开工旺季的表现大概率不会差。
由于PMI长期以来被视为是经济增长的“领先性指标”,因此近一段时间以来,其走势的起伏也激起了各界关于“经济拐点何时来临”的一场讨论。
例如,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分析称,经济拐点可能要到今年年中出现。他表示,上半年中国经济仍有可能惯性下滑,随着主动去库存周期结束、产能新周期和货币、财政政策效应显现,年中经济将触底,下半年企稳,全年前低后稳,经济失速风险缓解。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经济拐点可能已经出现。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分析称,政府的逆周期政策操作时点早于预期,令1月信贷与社融增速表现强劲。如果这一增长能够持续,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强劲的环比回升动能”,甚至溢出至其他经济体。
“换句话说,去年四季度可能是本轮短周期最坏的时候。”梁红表示,高于预期的政策调整力度,反映政策层面看重“稳增长”。
去年四季度以来,宏观调控加强了逆周期调节力度,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动银行发行永续债、定向降准、进行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创设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工具等,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入2019年,货币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增量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