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央视点名批评数据造假!资本扎堆的偶像产业,被泼冷水!

    上海证券报 2019-02-28 19:45

    数据造假随着自媒体的出现而产生,又因偶像养成经济的火爆而再次兴旺。移动互联网下高流量即高商业价值——为了流量而捏造数据吸引商家与制片方——明星与经纪人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为了赚钱继续用流量造星,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但“哪怕是给铺上千万朵鲜花,谎言也不会变成真理。”。

    “话题女王”杨幂最新的微博粉丝量为1.03亿。《偶像练习生》中C位出道的蔡徐坤,去年8月份一条微博的转发量为1.01亿。

    以目前中国微博总用户数3.37亿人来计算,相当于每3名微博用户当中,就有1人关注了杨幂。

    这背后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而产生的巨量流量获取,成为了资本打造生意经的秘诀,不仅是蔡徐坤这类因选秀而红的偶像需要流量,杨幂这类出道多年的演员也走上了流量路线。

    可是过亿粉丝、千万转发的背后,又有多少数据是真实的?数据为王是否挤压了真正德艺双馨的艺人或者优质的影视内容生存空间?

    央视公开diss刷数据

    刷数据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之所以再次被拉到公众视线面前,主要源于前些日子央视的“点名批评”。

    报道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引用了当前蔡徐坤、易烊千玺、朱一龙等当红流量小生的微博截图,揭开了视频、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点击量、浏览量、转发量等数据和流量造假的灰色产业链。

    央视的带头批评,引起了社会热议。

    针对此事,微博急忙进行回复:微博已经调整了对微博转发、评论计数显示方式。调整后,微博转发、评论计数显示上限均为100万,即转发、评论实际数量超过100万时,相应的转发、评论数量均显示为100万+。该调整及调整目的在1月8日也已公告。

    微博声称,以上计数显示方式调整的目的,就是打破唯数据观、唯流量观所带来的“囚徒困境”式攀比,为了将粉丝群体从这种恶性“竞赛”中解脱出来。

    流量产业走向何方?

    图片来源:摄图网

    数据造假这条产业链是随着自媒体的出现而产生的,却因为偶像养成经济的火爆而再次兴旺了起来。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追星的阵地从传统媒体转移至了互联网,因此谁掌握了用户谁就掌握了商机。商业资本逐利的天性,使得唯流量论日渐得到了认可,广告主、制作方等默认了流量是选取明星的标准之一,因此明星相关团队也把粉丝数、热搜数、超话热度、转发量等数据变成了自己的筹码。

    移动互联网下高流量即高商业价值——为了流量而捏造数据吸引商家与制片方——明星与经纪人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为了赚钱继续用流量造星,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这条依靠流量的偶像养成赛道如今充满了参赛者,天娱、英皇入局早的玩家已经拥有了壁垒,而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这些视频网站以及湖南、浙江、东方、江苏等卫视也在探索中找到了套路,阿里巴巴和腾讯则直接在韩国二级市场购入SM和YG的股份,参与艺人经纪上游的成功企业。

    《以团之名》、《青春有你》已经开播,《创造营2019》也播出在即,根据不完全统计,这三档偶像养成节目的练习生背后相关的公司高达120家左右。

    这里面有不少老面孔,如被称为“国民老公”王思聪的香蕉娱乐,曾挂牌新三板的乐华文化,获得博纳影业、基美影业投资的觉醒东方等。新的头部经纪人公司和影视公司也纷纷入局,例如华策影视、北京文化、匠星娱乐等。

    艾瑞数据曾预测,2020年中国偶像市场总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由此可见,偶像经济在中国拥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那么各路资本下了场可不是一天两天就会离开的。但经纪人公司、影视公司为了利益打造的“流量艺人”也未必能给观众带来好的作品,反而令影视娱乐行业越发浮躁。

    巴金曾说过:“哪怕是给铺上千万朵鲜花,谎言也不会变成真理。”

    只看流量、捏造数据给行业带来的伤害是有目共睹的,假象所呈现的文化产业繁荣不过是海市蜃楼。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来看也容易引发信任危机。而改善之策还需依靠网络技术的更新与监管部门的合力打击。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卢梦匀

    上一篇

    巴基斯坦总理:明天释放被俘印军飞行员,展现和平姿态

    下一篇

    上海二手房市场“寒冬”依旧:降价成交成“标配” 一套房子降了120万才脱手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