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初,武汉市“五年内留住百万大学生”计划打响争夺人才第一枪。到如今三年过去,从各地政策层面来看,调整升级户籍政策,仍然被当作招揽人才的必要手段之一。
每经记者 谢孟欢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未来,以一纸户口抢人的时代或将不再。
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即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目前,我国仅有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大关。因此,这一部分内容的提出,被认为是我国户籍制度将出现根本改革的标志,意味着国内99%以上的城市将放开放宽落户限制。
而另一方面,据统计,截至2月18日,在2019年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等政策的城市已经超过16个。这当中,不乏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但更多的是西安、南京等普遍意义上的二三线城市。
从2017年初,武汉市“五年内留住百万大学生”计划打响争夺人才第一枪。到如今三年过去,从各地政策层面来看,调整升级户籍政策,仍然被当作招揽人才的必要手段之一。
只是,在当下放开放宽户籍政策的大背景下,城市“落户式抢人”的套路恐怕要过时了,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有些城市已经在思考答案。
“落户式抢人”要失效了?
综合过去几年各大城市人才引进政策,主要围绕购房补贴、生活补贴、配套保障等。其中,落户是“杀手锏”,当前,大部分抢人大战的城市已全面放开对学历型人才的落户限制。
户口为何如此重要?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字,2018年末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高达2.86亿人,相当于每5个中国人之中,就有一个人处在这种人户分离的状态。
作为“漂泊族”,无论是医疗、住房、还是子女教育,这一群体都难以享受到和本地户籍人口一样的待遇。
2月21日,公安部副部长孙力军在全国治安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提到,除落户超大、特大城市和跨省迁移户口实行审批制外,积极探索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这里提到的“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是与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落户“审批制”完全不同的概念。通俗地说就是“户口随人走”——居民的常住地在哪里,就把户口设在当地,并且享受当地户籍所享有的待遇。
此外,在2月21日的《意见》中,还提到“要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
“这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有利于城市群的发展。”此前,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分析,鼓励全国的城市“建群”,建好群,在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提升区域经济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仅靠一纸户口来“抢人”的时代,或将一去不返。人对城市的选择标准,将更多元化,而不仅仅是看一个户口。
“没有了户口的壁垒阻碍,城市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人口、要素的聚集加速,也将增加城市的活力。” 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揭筱纹分析道,未来,户籍制度或许将完全取消。
“抢人大战”能持续多久?
“就地落户”正在逐渐变成现实。但在这之前,城市抢人过程中,户口的吸引力仍在。据媒体报道,2019年以来,已有海口、广州、大连、常州、西安、南京等多个城市发布人才新政,放宽落户限制。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副教授张艳华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上人才的供求来看,劳动年龄人口绝对量在逐年下降。“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供求形势的严峻促使各城市争相‘抢人’。”
眼下,抢人大战已经进入第三年,今年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等政策的城市已经超过16个。对此,业内人士也调侃,“别以为抢人大战已经结束了,其实比你想象中还要激烈。”
但不得不认清的一个现实,随着户籍门槛被弱化,人口流动将更加自由,人对城市的“挑剔”和“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城市抢人的套路,需要有所变通。
购房、生活补贴正在成为多地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2019年初,多城发布的相关政策中:
安徽亳州市最高可领80万安家费;江苏省镇江市对硕士、博士毕业生分3年给予每人15万元、20万元的购房补贴;浙江宁海县对落户宁海的顶尖人才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的经费资助;成都高新区为创业团队提供5套以上的人才公寓,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启动资金支持。
人才引进服务也有了进一步提升。1月10日,北京市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首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
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等5类高技能人才,可按规定直接办理人才引进,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一并随调随迁;
深圳市在实现大学毕业生引进“秒批”的基础上,将“秒批”拓展到在职人才引进、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博士后入户及其配偶子女随迁。
归根到底,城市的本质和核心是人;优秀的城市,是优秀人口的聚合。千方百计引进人才,就是为了完成从二线城市到新一线城市、甚至一线城市的蜕变。
正如揭筱纹所分析的那样,“人才争夺肯定是持续性的,今年以后还会加剧。”
未来靠什么吸引人?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未来,能否为人才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显然是城市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从世界城市发展经验来看,人口的加速聚集会导致交通、环境等诸多问题,以及生活配套不完善,宜居水平不高、生活品质不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等。也就是说,在抢人的同时,城市必须要考虑到人口增加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更关键的是,要想办法解决这种种问题。
这也是人才最为看重的条件因素:购房如何有保障?小孩如何上学?医疗保障怎么样?正是城市吸引人、留住人的根本。
揭筱纹告诉城叔,从四川大学的一项研究调查来看,成都外来人才对城市服务反映最强烈的便是子女教育,“我的孩子在哪上学,能不能享受教育资源,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城市一定要提供好的公共服务。
在未来,具有公共服务优势的城市将吸引到大批户籍人口,促进常住人口增加;但是缺乏公共服务优势的城市,人口可能会加快流失,即便是东部省份也是如此。
此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除了能获取的服务,能否就业才是更基本的生存问题。“有适合的工作,有成长的空间,有发展的机会,才是长久之道。” 揭筱纹如是说。
这背后所要求的是一个城市经济、产业的发展。揭筱纹指出,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产业生态圈,需要按照自己的资源禀赋做出特定产业定位,进行差异化竞争。“只有有了龙头企业、龙头产业,人才才能留下,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