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祎 每经实习编辑 易启江
成都IFS大熊猫雕塑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这些天,成都又刷屏了。这次,是因为即将进入中国举办理事会年会的泛美开发银行(IDB,以下简称“泛美行”)。
泛美行,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区域性政府间开发金融机构,将于2019年3月26日~31日召开第60届理事会年会。年会由中国人民银行、泛美行主办,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承办。
这是一场值得载入史册的国际盛会。因为今年不但是泛美行成立60周年、中国加入泛美行10周年,也是泛美行第一次将年会举办地放在中国。
一年多前,经过推荐、考察、打分等一系列比选,成都最终脱颖而出,被泛美行选定为年会“会客厅”。
“基础设施完善”“承接过许多国际重大活动”“航空运输便利”“文化丰富悠久”……泛美行一体化和贸易部主任法布里奇奥·奥佩蒂(Fabrizio Opertti)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不吝对成都这座城市的称赞。
此前,《财富》全球论坛、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等多个国内外金融领域盛会也均相中过成都作为会议举办地。透过这些目光,不难看到,这座城市除了拥有出色的软硬件设施,作为“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之城,其身上的“金融”羽翼也愈发丰盈。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2019年春节长假刚结束,“2019年泛美开发银行年会成都市执委会”(以下简称“执委会”)的工作人员就紧锣密鼓进入了会议筹备倒计时状态。
2月14日,执委会办公室第四次工作会议在交子金融科技中心召开,专题研究泛美行年会相关推进工作。不到一周后,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主持召开了执委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强调高质量办好本届泛美行年会。
成都的积极准备,与该年会的重要性密不可分。泛美行成立于1959年,共拥有48个成员国,理事会作为其最高决策机构,每年都会举办年会,由各成员轮流承办。年会上,成员国财长或央行行长将共同探讨全球及拉美地区经济金融形势、发展战略和泛美行集团经营策略。
6天会期、5场重磅活动、预计数千人参会,成都作为承办城市,面临着“级别高、规模大、会期长”的巨大挑战。但本届年会作为我国金融领域的重要主场外交活动,其所能赋予的“增强在世界金融领域显示度、扩大城市国际影响力”机遇,也并非每座城市能享有。
实际上,近年来,金融领域还有许多重量级会议纷纷选择落地成都,成都的“金”字招牌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目光。
作为世界最高规格的财经会议之一,《财富》全球论坛第一次走进中国西部,就选择在了成都。2013年6月,以“中国的新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二届《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举办,全球600多位嘉宾接受邀请出席论坛,参会企业250多家,规模为历届之最。
二十国集团(G20)也曾与成都结缘。2016年,G20杭州峰会前的最后一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即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在成都召开。与《财富》全球论坛不谋而合的是,这也是该会自诞生以来首次移师中国西部。
2016成都新金融高峰论坛、首届天府金融博览会和2017天府金融论坛、2018天府金融论坛、2018中国成都交子金融科技创新峰会、2018中国产业与金融专题论坛、2018国际金融科技论坛、2018亚信金融峰会……在成都召开的大大小小金融盛会也显示了,这座城市的金融产业——有戏。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东部资金加速向西部涌入,各类产业资源不断汇聚,金融业快速崛起,使得西部成为新兴产业生长沃土和金融市场潜力之地。作为西部第一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可谓是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集聚度最高的城市。
此地自古经济繁荣,要素齐备,有着先天的历史和区域优势成为金融高地。早在北宋时期,成都在繁荣的商品经济中孕育出了世界最早的流通纸币“交子”。千年之后,这座城市又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以及第一个股票场外交易市场,至今被铭刻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脉络之中。
“金融中心”,就在这深厚的金融创新土壤和不断壮大的城市经济中,成为了成都肩负的国家使命。
早在1993年,成都即被国务院定位为西南地区金融中心,2010年又被提档升级为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
2016年4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 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 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一年后,2017年4月,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成都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将是“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按照功能设定,建成西部金融中心成为了成都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水平的重要支撑。
很快,相关举措出台。2017年5月11日,《成都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成都“全面建成立足四川、服务西部、辐射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的目标。
规划提出,紧紧围绕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立足西部金融中心建设重点功能性需求,做大做强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市场和交易中心、金融后台和服务中心、金融人才聚集中心,以自贸区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要素市场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创投融资、金融结算和新型金融先行区。根据规划,到2020年底,实现成都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2200亿元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以上。
经过多年建设,已稳坐中西部金融综合竞争力首位的成都,已不再满足于金融资源的聚集,而是更加强调金融要素的盘活。
2018年2月8日,成都召开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大会,提出加快构建业态丰富、创新活跃的高水平现代金融产业体系,率先在“科技金融”“农村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六大领域实现突破,着力打造几项全国“单打冠军”。
大会结束两个月后,成都出台了推进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纲领性、全局性、宏观性文件。2018年4月19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若干意见》和《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提出力争到2022年,金融业增加值达25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3%左右,建成“立足四川、服务西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
成都中国-欧洲中心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2010年被国务院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后,“十二五”期间,成都金融业综合实力逐步增强,成为地区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成都金融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4.4%;2015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25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6%,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占比排名仅次于深圳。截至2015年末,成都各类金融、准金融机构达到了1800余家,外资金融机构数量、资产规模和盈利指标均领跑中西部。
记者从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获悉,目前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已初步实现了“从体量规模积累向核心功能凸显”“从传统金融集聚向新金融生态圈构建”“从自身吸附式扩张向服务对外开放辐射式发展”三个转变。
2018年,成都金融业增加值1750.2亿元,占GDP比重12%,比2017年提高0.4个百分点。截至2018年末,成都本外币存款余额3.78万亿元,全国排名第六;贷款余额3.26万亿元,全国排名第七;保费收入927.1亿元,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各类金融机构及中介服务机构增至2500余家,不少金融机构把全国总部和西部总部设在了成都。
第10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成都位居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成都排名全球第79位,较上期提升3位,继续领跑中西部。
此外,当地创投融资也在持续活跃。截至2018年末,成都实现直接融资3609.2亿元,在中基协备案的基金管理机构374家,管理基金644只,基金实缴规模1229.6亿元,位居中西部第一位。
金融竞争中,一场以新金融产业生态圈打造为标志的顶层竞争正在加速,这一赛道上,成都已谋先机。在保持传统金融机构规模化集聚领先优势的同时,成都用兼容并蓄的姿态迎接新金融机构的产生,并率先在科技金融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创新突破——
交子金融科技中心构建了“研、孵、产、投”为一体的金融科技孵化基地,已入驻企业67家、研发人员逾1200人;“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累计服务超过2.5万家企业成长,入选国务院13项具备复制条件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举措;“农贷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了282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和2679个服务站,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供应链金融多式联运提单融资超百例,成都自贸区位列第三批自贸试验区“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第一名;西南地区首家文化金融专营机构“成都银行锦城文创支行”成立;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文创产业基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