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张敬伟:粤港澳大湾区将为全球湾区经济提供新标本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2-20 00:21

    张敬伟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改革开放40年,“珠三角”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样板;《纲要》则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成就全球新传奇。

    在全球著名的三大湾区中,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在美国,东京湾区在日本。纽约湾区的特点是“金融湾区”(全球金融心脏华尔街),旧金山湾区是“科技湾区”的典范,东京湾区则是“产业湾区”的象征。美日三大湾区,是支撑美日强国经济的根基。另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全球60%的大城市坐落在湾区,湾区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75%。若从太空俯视夜晚地球,全球最亮的区域也集中于全球各大湾区。

    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拥有港、澳、广、深四大中心城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000万(2017年末),既具有全球湾区经济的共性,又有其他湾区没有的“个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和三种货币……粤港澳大湾区堪称全球独一无二。仅有港澳繁荣而无粤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只是自然地理的改变而不能升华为经济地理的高度。因此,粤港澳大湾区既是“一国两制”的实践结果,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一国两制”的实践,让港澳两地和广东深度融合。改革开放,不仅使广东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而且在四大“一线城市”中,广东就占了广州、深圳两席。同时,“珠三角”不仅具有先发优势而且具有领先地位。

    从“珠三角”到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提档升级,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因此,这一战略不是港澳和“珠三角”“做加法”,而是通过港、澳、广、深四大中心城市,带动整个湾区“做乘法”。正如《纲要》所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是通过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同发展,发挥三地互补的优势,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相比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湾区经济,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明显后发优势。《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不仅可以实现,而且能为全球湾区经济提供新标本。

    一方面,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拥有成为全球一流湾区的优势。香港、深圳和广州属于世界级城市,港澳两地加上广东9市,其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元,这一经济总量,如果放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进行排名,也能排在第10位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美国东西海岸两大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经济,处于经济发展的成熟期,经济增长处于“中低速”区间。而中国经济依然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具有后发超越优势。

    另一方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将进一步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将香港、澳门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利于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香港具有金融优势,澳门服务业发达,珠三角拥有地利、人和和资源腹地。粤港澳大湾区,不仅为全球提供“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和三种货币”的区域协同发展经验,也为世界展示了中国式治理的新经验。

    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将粤港澳三地连成一体,即使有制度之别和关税区差异,三地也有各自的利益诉求,但同在一个国家,共处一个湾区,也就有了共同的区域利益。正如当年深圳和珠海成为改革开放的窗口,粤港澳大湾区也将为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新经验,而且为全球打造一个新的世界级的大湾区经济发展模式。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了城市群。香港、深圳和广州已经是世界级城市,而且包括澳门在内的其他8个城市也都有自己的产业特点和发展特色,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成长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实力和气质。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华为等知名高科技企业。伴随着5G技术的普遍商用,全球也从信息技术步入人工智能时代。这个时代的科技竞争更激烈更残酷,华为让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焦虑的同时,也意味着华为在5G时代拥有超强的竞争力。因此,培育一批拥有核心科技的高科技企业,可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其三,粤港澳大湾区也将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构筑互利多赢的新型全球化。通过中国香港这个全球金融中心,可以进一步实现中国资本市场快速联通全球,也为全球投资提供助力和支撑。

    其四,“珠三角”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经验,也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持久动力。粤港澳大湾区也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一体化提供新的发展经验。

    其五,北有雄安新区,南有粤港澳大湾区,虽然两者定位不同,但从国家发展战略而言,两者的共同点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新时代的新战略,也将为全球经济续写新传奇。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谭浩俊:粤港澳大湾区跻身世界一流湾区需从三方面发力

    下一篇

    本田汽车拟2022年关闭欧盟境内唯一工厂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