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夜读│选择决定人生,那到底该怎么选?

    自言稚语(微信号:selfgrowth-handbook) 2019-02-17 21:38

    选择的过程,就是价值观打磨的过程。

    作者:Windy Liu 来源:自言稚语(ID:selfgrowth-handbook)

    每个人一路走来,都在做着这样或那样的选择,你选择上学,他选择出国,你选择上班,他选择创业,那些看似不经意的选择,总是会在往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左右着我们的命运起伏。

    有人说,“是我们做出的大小选择,决定了我们今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我很赞同这句话,人生就是由一个一个选择所构成,而选择之后的结果经由时间的沉淀就汇流成了一个人命运的小河。

    小的选择有你今天是选择白水煮青菜还是啤酒炸鸡排,大的选择有你要找什么样的工作,跟谁结婚,跳不跳槽。

    选择的重要性,在这个时代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价值,因为相较于过去人们无法选择的窘境,如今我们的选择显然要多得多,同时也让人纠结得多。

    选择之所以难,就是因为我们在当下看不到一个确定性的答案,摆在我们面前的选项往往都各有千秋,各有优劣,着实让人难以抉择。

    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道选择题:

    一列火车正在前行,司机突然发现前方轨道上有九个小孩正在铁轨上玩耍,刹车已经来不及了。

    前面还有一个废弃的岔道,只有一个小孩在这条废弃的铁轨上玩耍。如果这时候扳道工扳道岔,改变火车前进的方向,那这个小孩会被撞死;如果不扳道岔,那九个小孩就没命了。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很明显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在你心里,认为活着的人的数量比较重要,那你更可能选择扳道岔;如果你认为在废弃铁轨上玩的小孩遵守规则,生命价值更高,那你更可能选择不扳道岔。

    其实,选择的不同,往往来自于每个人内心不一样的价值取舍,这就涉及到了我们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我们内心的一套信念拼图,也就是在你心里,你认为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选择的过程,就是基于我们的价值观,对于人生中可能的选项进行优先级排序的过程,而在做出选择的那一刻,也就决定了我们行动的方向,从而让选择在生活里开花结果,塑造自己的人生。

    你认为安逸平淡对你最重要,还是挑战折腾对你最重要?

    你认为事业成功对你最重要,还是家庭幸福对你最重要?

    你认为追随世俗对你最重要,还是坚持自我对你最重要?

    这些都没有普世的标准答案,完全是个人的选择,但这些选择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你对于人生的见解和取舍。

    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时间太赶,难题太多,选项太多,我们总是很容易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不得要领,焦虑烦躁,总是想要追求那个最优解,但却往往事与愿违。

    而我想要分享的,并不是教大家如何选择最终成为人生赢家,毕竟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标准,况且很多现在看来正确的选择往往是运气使然,随机性太大。

    我更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大多数选择背后的那些我们可以把握的普世价值原则,让我们可以在这些靠谱的人生原则的指导下,更好地应对生活给我们出的各种难题。

    原则一:选择主动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妈妈在给孩子检查作业,练习册上有这样一道题。题目给了某个地方一年12个月的气温变化统计图和降雨量变化统计图,问题是:如果你们一家准备在这个地区旅游,你会向爸爸妈妈建议几月份去?简单说一下你的理由。

    下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个答案:我会8月份去,因为我的生日在8月份,我可以在那里过生日。

    而在试题中,8月份正好是气温比较高(30度以上),降水量比较多的月份。

    很明显,小孩的答案并不是这道题的标准答案,因为这道题就是想要让你选择合乎常识和逻辑的月份,比如不冷不热,降雨又少的10月份。

    练习题有标准答案,但我们的人生却并没有标准答案,而那个小孩的答案虽然看起来是错的,但却真正属于他自己。

    我们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有一种从众的本能,因为那是一种最简单最省力的选择方式,你不需要做太多的思考,也无需纠结于选项的优劣,而在你心里,经过了很多人验证的选择,总归不会出什么大错。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被社会的,家人的,别人的价值观所裹挟,做出并非出自自己本意的选择,甚至很多时候对这种被动的选择毫无意识。

    就像之前刚离婚的朋友,她早在几年前就想要离婚了,但是周围的人都劝她不要离婚,结果她没有离成。现在孩子有了,家庭的矛盾却还是没有解决,而她现在依然选择了离婚。

    这时候,原来那群劝她替她做选择的人已经不再说话,就好像与己无关,该干嘛干嘛。

    没有人会为你的选择负责,除了你自己。

    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主动地做出选择,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你最需要的是质疑那些在耳边反复念叨的“应该如何如何…...”,然后依照自己的价值观去做选择,即使最后发现,经过思考之后的选择和别人的建议是一样的,那也是你自己主动的一次人生探索,而不是你投机取巧的一次盲从。

    更进一步讲,只有自己主动做出的选择,我们才愿意主动地去为选择之后的结果负责,而不会在失败之后怨天尤人,追悔莫及。

    尽管这种主动的选择有可能是错的,但它却真正地属于你自己,而且正因为我们会犯错,所以我们才有机会去纠正自己错误的价值取舍标准,让自己更快地成长,从而让未来的选择更可能接近真相。


    原则二:选择初心

    一个老教授在课堂上问大家:“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笑了笑,接着问:“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学生们想了想,觉得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接着老教授又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扭八歪,你们会砍哪一棵?”学生们有些疑惑,但很快他们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继续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这时候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老教授想到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答案。

    最终,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如果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那些不断随着条件变化而改变选择的学生,因为已经走得太远,而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什么是初心?初心就是一开始驱动我们去做一件事情的起心动念。

    面对生活的选择,我们更需要回到出发的原点,找到自己当初为何出发的理由,发现那个快要被自己遗忘的内心力量。

    在国内,社交软件一家独大的是微信,但这个地球上真正的社交软件鼻祖却并不是微信,而是WhatsApp,它比微信早2年诞生,在全球拥有15亿用户。

    它最终以190亿美元的天价被Facebook收购,而它的创始人简·库姆也因此成为Facebook的董事之一。

    不过去年5月份,在Facebook被爆出隐私泄露门事件不久,简·库姆就宣布退出Facebook董事会。

    尽管Facebook去年诸事不顺,但现在它仍然是全球投资者趋之若鹜的标的,那为什么简·库姆选择退出呢?

    从创建WhatsApp的那天开始,简·库姆就坚持不在产品服务上加广告,为了生存,也只向用户收取每年1美元的服务费,而在库姆办公室墙上一直贴着这样一张便签:

    而他最终跟Facebook分道扬镳,他给出的解释是:“对用户隐私的尊重,写在我们的DNA里,我们创立WhatsApp的追求之一,是对用户了解得越少越好,如果与Facebook合作意味着必须改变我们的价值观,那我们不会这样做。”

    简·库姆就是为了坚守自己的初心,而做出了符合自身内心价值观的选择。至于他的选择是否正确,其实他根本不在乎,因为他的选择彰显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所在。

    而不忘初心的选择,能够让你专注地,长时间地去做那些真正能够激起内心动力的事情,这时候的你不是被外界理性的目标所裹挟,比如得赚多少多少钱,要达到什么样的地位,你是被一种情感的强大力量所鼓舞,去塑造自己的人生。

    而选择初心,就是在抉择之前,问问自己内心所向往的是什么,问问自己做一件事的意义在哪里,问问自己什么东西是你真正在意的。

    原则三:选择善良

    关于善恶好坏的道德评判,德国哲学家康德有一个基本客观的定义——

    1. 你的行为是否具有逻辑的普遍性?

    2. 你的行为本身可不可以持续?

    就比如,你选择发财致富的方式是借钱不还,那它道不道德呢?

    一方面,你借钱不还在逻辑上是没有普遍性的,因为如果把这个逻辑倒过来用在你身上,你愿意吗?别人跟你借钱不还,显然你是不会愿意的,所以它不具有逻辑的普遍性。

    另一方面,你跟别人借了钱不还,下次你还能跟他借到钱吗?显然如果对方不是傻子,那他肯定是不会再借钱给你的,所以这种发财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往往那种没有普遍性,不可持续的事情,就是不道德的,就是在作恶,一如那些频频暴雷的P2P理财。

    在人生的岔道口上,我们要做那些能够让自己的行为具有普遍性和可持续性的选择,如此才能让我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意义感和价值感。

    而选择善良,就是保证自己的行为具有普遍性和可持续性。

    Google公司有个口号叫Don’t be evil(不要作恶)。

    当Google不把广告内容放入它的搜索结果,它其实就堵死了自己赚容易的钱,赚恶钱的捷径。

    Google看似愚蠢的行为,其实恰恰具有普遍性和持续性,在善良和邪恶之间,它选择了前者。

    它没有深陷于赚快钱,赚恶钱的诱惑,因为它很清楚这只会让他们越来越傻,越来越恶,从根本上丧失创造性和可持续发展。

    相反,它选择了另一条路径——创新之路,发展自己的搜索技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获得对每个搜索者需求的洞察力,然后依据这种洞察力在内容搜索结果的右边放置跟你的需求相匹配的广告,这样就会大大增加你点击广告的可能性。

    而在这种创新之下,Google既没有干扰搜索结果,同时它也赚到了钱。

    驱动这种改变的是创新,是这种创新给它带来了用户喜闻乐见的普遍性和持续性,同时也让它能够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而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更是认为: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在面对一个不确定性的时候,聪明是不足以让你做出正确决策和选择的,反而是善良这种跟认知好像没有关系的特质能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决策。

    因为当你选择善良的时候,你会更愿意给予而不是索取,你会更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利他,而不是为一己私利为所欲为,这时候你会主动地为自己开辟出一条新的路,而不是走进一个死胡同里去。

    选择善良,就是选择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可持续性的行动,等一切尘埃落定,回头去看,往往都会是最好的选择。

    当你不知道该怎么选的时候,请想一想那个更善良的选项。

    原则四:选择长远

    很多人问我在生活如何进行升维思考。

    其实,最简单的升维思考之一,就是把人生的时间线拉长到5年,10年后来思考。

    股神巴菲特以价值投资闻名于世,他在选择一家公司进行投资的时候,要看这家公司至少五年的财务报表,而那些刚上市的新贵,不管多么地受市场追捧,他都不屑一顾,而在他买进一家公司之后,持有时间往往也是在五年以上。

    当你把自己的视角从当下这个点转移到5年后,10年后,你就越清晰当下该如何做出选择。

    有朋友曾跟我说,微信公众号早已经过了红利期,现在处于衰退期,文章打开率越来越低,你现在做公号已经很难赚钱很难出名了,还是早早放弃,把精力花在其他事情上吧。

    对此我很不以为然,如果只是从当前的名利来考量,公众号写作这件事情,的确不太值得投入太多精力,毕竟真正能靠写公众号火起来的人,少之又少。

    但是于我而言,我喜欢写作,我是把公众号写作当做是自己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的一次次刻意练习,我在意的不是当前公众号的红利期过没过,而是在写作这个领域深耕五年十年后,我会拥有多广多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因为站在了更长远的时间线上去思考,所以当下我的选择就变得简单得多,我不会纠结于某个平台是不是已经过了红利期,该不该继续写作,不会纠结于文章的阅读量,好看数是多是少,反而会用心地去思考,去输出,为自己的未来蓄势。

    在我眼里,重要的不是平台的兴衰,而是个人能力的积累,因为当有了足够的能力,即使微信这个平台消亡,我还是可以迁移到另外一个新兴平台发光发热。

    有个天使投资人跟我聊的时候说:“我们投资的时候,看的不仅仅是当前的表现,更多的是未来长期的成长性和可能性。”

    有时候,看似选择很艰难,但是如果你能把时间线拉成一点,把自己放置在5年,10年后来回看当下的选择,那你就更能够看清楚事物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从一个更大的视角来做出选择。

    选择的过程,就是一个价值观打磨的过程,它让我们更清晰,在自己的人生中,我们在意的是什么,看重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是我们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创造自己生活的过程。

    得到和失去,存在于生活中每一次选择背后的较量。

    有选择就会有得失,有得失就会有好恶,有好恶也就生出了各家意见,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阅历,经验,感悟,所以各自的选择也就千差万别,大相径庭。

    选择没有对错,它只是我们给生活交出的一份份没有标准答案的答卷,我们无法确保每次答案都令人满意,但我们却可以依赖于那些更接近于世界真相的价值原则来做决策——

    1. 选择主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2. 选择内心所向,不忘初心

    3. 选择善良,做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可持续性的事情

    4. 选择长远,用升维思考来做决策

    当我们越来越了解自己,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上什么样的生活,那我们也就越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做出符合内心的选择。

    在人生的路上,该左转还是右拐,该前进还是后退,这全在于我们自己,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无愧于心的选择来成就独一无二的人生。

    作者:Windy Liu,探索人生哲学,关注自我成长的理想思考者。个人公众号『自言稚语』(ID:selfgrowth-handbook)

    以上图片均来自摄图网

    上一篇

    按摩器具监督抽查:超三成样品不合格

    下一篇

    公安机关对380余个网贷平台立案侦查 查扣冻结涉案资产约百亿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