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纳税次数,打造集约化营商环境;压缩纳税时间,打造便捷化营商环境;减轻税费负担,打造低成本的营商环境;优化税后流程,打造高效能的营商环境;规范税收执法,打造公平化的营商环境。
每经记者|黄名扬 每经编辑|官远星
2月11日,开年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召开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会上,成都《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 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行动方案》及配套行动计划(讨论稿)公布。
这套被统称为营商环境“1+10”文件的“新春大礼包”,涉及资源市场准入、服务效率、要素配置、市场监管、权益保护等涉企事项的方方面面。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10个配套行动计划中的第4套,是成都市税务局发布的《成都市提升优化纳税服务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那么,该套行动计划究竟有哪些内容?又如何能走出彰显成都特色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之路呢?
记者第一时间拿到这份《成都市提升优化纳税服务行动计划》,并请税务局的相关负责人,对此项行动计划的政策举措进行了详细解读。
全年纳税时间 压缩至130个小时
“不断深化纳税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办税(缴费)便利化改革。到2020年,纳税人全年纳税时间压缩至130个小时,促进全市税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计划》开篇,其总体目标便如是写道。
据介绍,成都税务这项行动计划,共分二十条,分别聚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提升服务质效、简化办税流程、提升办税体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五个问题。
例如,在全面落实税务优惠政策上,成都市税务局承诺,凡符合条件可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的纳税人,无需任何审批流程、无需任何核查手续、无需任何证明资料,只要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即可享受。
其次,为了提升服务质效,成都未来将实现出口货物退免税无纸化申报管理,并对符合条件的一类出口企业申报出口退(免)税。“自受理企业申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结出口退(免)税手续,对符合条件的二类出口企业,8个工作日内办结出口退(免)税手续进行明确”。
在简化办税流程上,成都打算在年内实现清税证明免办服务。而在提升办税体验上,今年则将实现符合条件的新办企业首次申领发票的时间压缩至1天,全面推行网上申报和小规模纳税人按季申报工作。
具体而言,成都的目标是网上申报面达到95%以上,小规模纳税人按季申报率70%以上,新办纳税人套餐达80%以上。
此外,致力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成都计划通过微信平台“成都税务号”和短信平台,对企业实施全面风险提示和预警服务。进而,实现中低风险事项纳税人自我纠错、及时处理。
五大方面 提升税收营商环境
去年,世界银行和普华永道发布的《纳税报告》显示,中国的纳税服务表现亮眼,多项关键指标都取得进步,税收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而在税收营商环境相关指标中,中国“纳税次数”为7次,“纳税时间”为142个小时,“报税后流程指数”为50。其纳税整体排名,在参与测评的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14位,较上年提升了16名。
“但这与国际一流标准,仍存在一定差距。”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查问题、促提升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目前看到的这项行动计划”。
他指出,此《计划》首先便是对标世界银行指标体系;其次,是对标一线城市理念经验;另外,也是贴近成都发展实践需求。“在对标国内先进水平、吸纳国内先进经验的同时,融入成都特色,进一步优化纳税环节,节约纳税时间,降低纳税成本”。
据他介绍,此《计划》具体将从五个方面,为广大企业和纳税人带来红利和便利:减少纳税次数,打造集约化营商环境;压缩纳税时间,打造便捷化营商环境;减轻税费负担,打造低成本的营商环境;优化税后流程,打造高效能的营商环境;规范税收执法,打造公平化的营商环境。
以风险提示和预警服务为例,成都市税务局局长张津表示,成都税务就一直致力于通过线上和线下途径,分类向纳税人提供全面涉税风险预警提示服务。
针对中小企业,实现了低风险事项智能提取、智能预警、规范推送、有效送达、纳税人自我纠错、结果反馈的闭环式风险提示管理服务模式。
仅去年,成都税务企业号,就共推送低风险预警提示信息10万条,纳税人自我纠错9万户次。
“”针对大企业,则提供个性化风险预警提示服务。事前,按照行业特点推送行业性涉税风险预警提示,针对单户企业数据异常情况推送风险预警提示;事后,向企业发放书面《风险管理建议书》,针对企业风险点,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风险管理建议。”张津介绍。
2018年,成都税务共向100户次大企业推送预警提示,为10户大企业制发《风险管理建议书》,帮助企业完善内控建设,提高风险自我防控能力。
从强化顶层设计,到实施精准服务;从创新管理手段,到加强事后监督。
该《计划》,正是成都税务围绕“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所做的又一项努力。成都税务相关负责人相信,这将有利于积极构建法治公平、优质便捷、现代高效的税收营商环境,促进全市税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