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椰树椰汁因其富有争议的广告语而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不过,椰树集团工作人员表示,是大众理解有误。
每经记者 方京玉 每经实习编辑 梁枭
图片来源:摄图网
延续多年的黑色包装、布满瓶身的彩色广告语、红黄蓝交错的大胆撞色、电线杆小广告般的瓶身设计,一直以来消费者对“椰树”牌椰汁的产品包装并不陌生。本以为大家早已对有广告界“泥石流”之称的椰树椰汁广告画风有了免疫力,但谁知,刚刚进入2019年椰树椰汁却因最新版包装再次实力登上热搜,甚至被当地工商局调查。
一直以来椰树集团就以“丰胸”功效作为椰汁产品的宣传点之一,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椰树椰汁更换的2019年新包装中除了将之前的“30年坚持”字样改为“31年坚持”之外,更是将代言人徐冬冬的照片印在了瓶身上,同时配以文字:我从小喝到大。此外亦有网友在海南当地拍摄到了关于椰树椰汁富有争议的广告语,舆论一时哗然。对此海口市工商局办公室刘副主任告诉记者,工商局已于12日开始对椰树椰汁广告问题进行调查。
记者注意到,此次椰树椰汁引起争议的出位广告主要分为两方面:其一就是对产品包装的更新,在拥挤的瓶身上腾出位置放了代言人徐冬冬的照片。照片上的徐冬冬衣着紧身曲线玲珑。这一包装更新内容本身并无问题,但是结合椰树椰汁一直以来的“丰胸”卖点,加之印在徐冬冬身旁的“我从小喝到大”广告语,不禁让消费者浮想联翩。
但是真正引起舆论争议的是此次椰树椰汁的部分户外广告投放内容,据网络报道,在不少海南当地销售椰树椰汁的商家店门口明晃晃贴着另一个版本的海报:海报上印着胸模大赛形象大使潘春春照片,衣着清凉,并配上了更加“引人注目”的广告词。在新的一年,椰树椰汁或许想要以“丰胸”人设“出道”。
刘副主任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地工商局最早是2月12日从微博看到了媒体对于椰树椰汁新包装争议的报道,随后就安排辖区的工作人员去了解情况,“现在了解到的情况是椰树集团没有在海南本地的媒体上投放相关广告,网上信息显示也没有媒体投放,有问题的广告应该仅仅是街边投放。”而目前椰树集团对椰汁产品瓶身装潢的变更是否涉及广告营销违规?对此刘副主任回应,12日工商局工作人员已经上门与椰树集团进行沟通,但是公司保安称目前椰树集团还没有开始上班,要等到正月十六,所以暂时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同时他提醒记者,可以通过工商局网站等公开渠道了解后续进展。
据澎湃新闻援引椰树集团工作人员的回应,公司从未宣传过“丰胸效果”,而“从小喝到大”也是徐冬冬本人说的。“是说她从小开始她妈妈就将椰树椰汁放在冰箱里给她的意思,不是说她的胸从小喝到大。”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但是在椰树集团官方网站首页上,则转载了一篇香港《东方日报》发布于2009年的文章,题目为《椰汁增大乳房之说》,内容直言椰子本身具有滋阴壮肾功效,还能杀体内寄生虫。
椰树椰汁在业内独树一帜的包装风格离不开其美工出身、且对产品装潢颇有研究的创始人王光兴的帮助。资料显示,王光兴于1986年出任椰树集团前身——海口罐头厂厂长一职。而在此之前,王光兴在海口市工人文化宫当过美工,加入海口厂最开始的工作也是美工及文书。而根据海南当地媒体的报道,王光兴还在1984年撰写了包装设计论文:《我们是怎样改进装潢促进生产开创新局面的》在海南包装装潢学术研究会上发表,被评为海南优秀科学论文二等奖。
虽然由王光兴参与设计的椰树椰汁包装因“画风清奇”屡受吐槽,但是王光兴之所以参与产品包装设计或许并不是单纯想要“秀本行”或是如外界猜测般的“一头脑热”。根据《新京报》报道,王光兴在加入海口罐头厂之前任职于海口饮料厂,当时他曾主导更换设计包装,使当时饮料厂产品“恭喜红枣酒”打开了市场,并帮助饮料厂第一次扭亏为盈,摆脱困境。有了相关经验,王光兴便认为,产品包装本身就是对产品的宣传,需要最大程度的开发,随后王光兴就多次参与设计了椰树集团产品包装。
而在椰树椰汁问世三十年后,椰树集团仍在王光兴的带领下沿用多年的瓶身装潢设计,大打“丰胸”、“健康”等卖点。而与此同时,国内外的饮料品牌早就争相通过塑造更加时尚、亲和的品牌形象争取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椰树椰汁的营销策略未来是否还能如几十年前一般有效?
对此,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对记者表示,现在确实很多饮品是走高颜值或者独特的包装路线去吸引年轻消费者,希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比如表情包,社交感强的包装等等,包装的社交传播力确实会对销售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当然事实上很难说哪种包装就一定能帮助销售,“椰树应该算是一个经典品牌,确实在产品包装上几十年没有太大的变化。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也会希望通过一些不一样的方式创造更多的话题”。
虞坚认为,目前椰树椰汁的目标消费者并不是重点城市的年轻消费者,并且在椰汁的细分领域,椰树椰汁会受到椰子水等新兴品类的蚕食,甚至面对一些果汁品牌的竞争。“对于椰树产品来说,最终他们能否与时俱进,抓住今天的小镇青年会是一个挑战。”虞坚表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