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韦同 每经编辑 刘琳
图片来源:浐灞生态区 官微
岳父来西安这些天,把热闹的地方转了个遍。
相对于高新的艺术光影,曲江的恢宏唐风,浐灞的画桥塔影、水影摇曳,则多了几分静谧。
晚饭之后,一家人沿着河岸漫步,远眺水光交错处,流彩变奏的现代时尚建筑与河共舞,还是蛮惬意的。
南方人天性亲水,当初把房子买在浐灞,就是出于媳妇儿生活习惯的考虑。
河景秀上演后,岳父给这片三角洲区域起了个名字,“小外滩”。
因为工作关系,他曾经常去上海,这种比方是自然的;不过,他也同意我和媳妇的观点,这里还可以成为西安的“后海”,有音乐,有酒,有故事……
一
这段时间,西安各版块都在讲述光影故事。
浐灞河景灯光秀,记得是阳历1月31日推出的。
有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在灞河2号桥附近,有个后海码头观景点,木头栈道伸出水面,观景再适合不过。
那晚赶到时,河景秀还未开始,倒是扛着长枪短炮的数十位摄影爱好者,在此徘徊,寻找最佳机位。空中亦红星点点,大概是无人机。
码头上还聚拢了一堆人,走到跟前,有小伙布置了求婚现场,在等待意中人的到来,围观人群纷纷为他鼓劲。
当时便觉得有趣,以河景秀为背景,挺会蹭的嘛!后来看新闻,这一花絮竟被记者发到了网上。
关于河景秀,这些天里,媒体已极尽唯美之词。
图片来源:浐灞生态区 官微
岳父点评说,看过西安诸多区域光影表演,浐灞给人的感觉,用一个词来描述,“清秀”。
如建筑体上,以牡丹、山水国画等为变奏图案,国际感与中国风交融,毫无违和感;
光影不徐不躁,强度拿捏恰到好处,不过分追求视觉刺激;
明暗之间,水光倒影,微波摇曳,如清秀柔美女子于开阔河面扬袖起舞,给人以梦幻之感。
图片来源:浐灞生态区 官微
另一大特点,“时尚”,非世俗之时尚。
苍茫夜幕下,长长的河堤,摇曳的河面,柔和变幻的建筑色彩,漫步低语的游人——在喧嚣城市中,难得一片心旷神怡的静谧之地,颇有西雅图等水城大都会的味道。
看得出来,工作人员是有品位的,官方也花了不少心思。
灯光秀这两年才在西安兴起,其实在一些国际大都市,已是市民文化生活的常态。它背后折射出的是城市分寸之间、奋力向上的意识与行动——时尚、国际、开放的进程,谁也不希望仅停留在想象之中。
二
对于河岸线的天际规划,岳父称赞有加。
就算你没亲临现场,看视频照片大概亦有所感。
建筑现代时尚,排布错落有致,在这座城市里,如此水准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也许设计师当时便考虑了建筑与水面、大桥共舞的文章,随着光影变奏的加入,一座天然的梦幻舞台便成了。
图片来源:浐灞生态区 官微
说它是“小外滩”,倒也形象。
如今,西安全力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国际范儿的第一层内容,想必来自于让大多数人动容的城市视觉体验——就此而言,曲江的恢弘唐风,高新的商务时尚,均在范畴之内。
水舞梦幻的浐灞,则提供了另一重国际、时尚的支撑。
站在后海码头,远眺那座已成为网红的2号桥,岳父说,那不就是外滩的外白渡桥嘛!
同样处于国际化色彩的画面里,区别在于,灞河2号桥活力、年轻,又是河景秀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尚了许多。
桥是水的情书,水是城的风情。
在那些吟诵千年的诗词里,“八水”环绕的长安城,怕是出镜率最高的,遗憾的是古人没有影像技术。
而“八水”之中,灞河又备受李白、杜甫、杨炯、柳永等一众墨客所推崇。“销魂桥”、“断肠柳”,留下佳句无数。
此后千年,西安为“西北重镇”、“黄土高坡”等语境所淹没。
如今重新走向国际化大都市,当人们再度谈起,需要出现一座标志性的桥……
三
置身后海码头,水影摇曳,心旷神怡,我那文艺女青年的媳妇儿说,得喝一杯酒!
作为浐灞居民,听说这里曾是西安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城市的疮疤,沙坑遍地,污水横流……
虽然未曾亲见,亦难与现时面貌联系起来,但住在这里几年,眼看着一天天的变化,成为西安“后花园”,成果不易。
图片来源:浐灞生态区 官微
我和媳妇儿畅想,将来沿河两岸改造出来,还可以打造音乐酒吧一条街,就像北京的“后海”,发展夜光经济,让这里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
现在中央不是提倡消费升级嘛,政策蛮契合的。
命名“后海码头”,也许官方早都想到前面去了。
图片来源:浐灞生态区 官微
对于我们的畅想,岳父颇为认同。
这位在政府单位工作了一辈子的退休老干部,虽然接触浐灞不久,但观点清晰:
西安自然生态、空气质量最好的一片区域,水域湿地接近13平方公里,即使放眼北方乃至全国城市,亦比较难得。
图片来源:浐灞生态区 官微
而且目前国际化的一些功能、区域面貌已经显化,随着城市人口流入、主城区人口外溢、丝路国际会展中心投用,人气聚集是大势所趋。
大的区域格局肌理勾勒出来,下一步,政府自然会在小商业形态方面发力。
岳父说,从“小外滩”到“后海”,不是没有可能,因为归根到底,城市是给年轻人建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