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已经有10家上市券商对2018年全年进行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金额已经将近40亿。最新公告显示,目前发布公告的上市券商中业绩下滑最多的是兴业证券,2018年归母净利润下滑80%至100%。分析人士指出,未来股权质押和两融会持续爆雷,而且多集中于中小券商。
截至1月30日晚间,已有16家上市券商公布了2018年业绩情况,营收、净利全线下滑自是在预期内,梳理各家业绩时会出现一种错觉,“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不到五成就算表现良好”。
与业绩预报同时披露的还有计提资产减值公告。目前已经有10家上市券商对2018年全年进行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金额已经将近40亿。
最新公告显示,兴业证券2018年归母净利润下滑80%至100%,成为目前发布公告公司中业绩下滑最多的;江海证券全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6.9亿元,哈投股份因此预亏1.2至1.4亿元。
在港上市的恒泰证券下午发布公告显示,预计去年净亏损6.72亿元,而公司2017年度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7.06亿元,预期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自营业务出现较大幅度的亏损。
兴业证券刚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合并报表净利润5.5亿至10.5亿,同比减少60%至80%。其中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至5亿元,同比减少80%到100%。
兴业证券详细说明了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
首先是受资本市场行情波动、融资规模减少等因素影响,公司证券投资业务收入、投资银行业务收入等较上年同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其次,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会计政策相关规定,计提了较大金额的资产减值损失,导致公司2018年度净利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第三是由于上年同期基数相对较大,去年同期合并报表净利润26.35亿元,归母净利润22.85亿元;
另外还有子公司分红因素,母公司净利润高于合并报表净利润原因主要是2018年度部分子公司实施了分红。
去年年末,兴业证券发布了计提资产减值的公告,2018年单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共计人民币6.51亿元,已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
16家上市券商营收、净利全线下滑。就营收来看,大部分券商同比下滑幅度在20%左右,大型券商营收下滑幅度较小;就归母净利润来看,同比腰斩比较常见,有6成券商2018年归母净利润下滑超五成。
就营收而言,目前有4家券商2018年营收超100亿,分别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以及东方证券,营收分别达372.23亿、238.59亿、109.07亿、103.01亿,下滑幅度分别为14%、15%、3.5%以及2.19%。
光大证券、长江证券、浙商证券、国元证券、国海证券等券商营收均为几十亿,同比下滑幅度均在20%至26%之间。
归母净利润普遍下滑幅度更为明显,只有6家券商归母净利润下滑不到五成,另有8家券商净利润下滑超过五成,而太平洋证券更是亏损12至14亿,这个亏幅直接将公司之前两年半的净利润之和抹平。
中信证券归母净利润为93.94亿元,同比下滑17.83%,暂排名第一,是目前净利最高且下滑幅度最小的上市券商;海通证券2017年归母净利润在业内排名第三,预计2018年的归母净利润为52.13亿元,同比下滑近4成;中信建投2017年归母净利润排名第九,2018年归母净利润30.87亿元,同比下滑23%。
2018年券商业绩深受股权质押违约等业务的拖累,已经有10家券商发布全年计提资产减值公告,合计计提金额近40亿元,达到39.63亿元。这个金额等于四分之三个海通证券的2018年归母净利润,比中信建投披露的全年归母净利润还要高出三成。
券商中国记者简单梳理,发现计提资产减值主要涉及两融与股票质押回购、资管及自营等方面业务。
至少9家券商业绩受股票质押业务拖累
股票质押回购被视为2018年券商业绩最大的风险点,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除了西南证券外,其余9家上市券商都受到该业务的拖累,并且一旦风险爆发,计提减值的金额都较大。
有5家券商计提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资产减值计提比例超过五成,分别为太平洋、兴业证券、光大证券、中原证券、东兴证券。
太平洋2018年资产计提减值共计9.72亿元,影响2018年净利润约7.29亿元,震惊业界。仅这一项计提,就比过去两年净利润之和都高。计提的主要资产为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计提金额达到9.47亿元,股票质押违约涉及的股票包括商赢环球、胜利精密等9笔股票质押。
兴业证券2018年单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共计6.51亿元,将直接减少该公司2018年净利润4.88亿元,其中涉及长生生物、中弘股份、金洲慈航和金龙机电等4笔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累计计提资产减值共计6.08亿元。
方正证券的计提资产减值主要是受到两融业务影响,全年计提金额4.7亿,其中融出资金转入就达到3.37亿元,占比近72%,涉及的单项计提减值的融资股票为南京新百、上海莱士和乐视网等。
有北方大型券商董事经纪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股权质押和两融会持续爆雷,而且多集中于中小券商,“近两年,中小券商投行拿不到好项目,经纪业务佣金率持续下滑,他们能做的业务主要就在于两融和股权质押,很多大券商不做的项目他们都敢接,路子比较野,接下来估计还会不断踩雷。”
自营、资管等业务也在影响券商业绩
虽然自营业务收入已经成为券商营收结构中占比最大的业务,但仍然不能否认,受证券市场剧烈震荡、大幅调整影响,多家券商的自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而资管新规影响下,券商资管从通道业务向主动管理转型过程中,也会出现“阵痛”。
西南证券2018年主要计提减值金额3.83亿元,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金额就达2.70亿元,占比达70%。西南证券表示,2018年度,公司股票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64亿元,资管产品计提减值准备383.77万元,基金计提减值准备209.33万元。
国元证券2018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共计1.44亿元,各项计提减值准备的项目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被计提9675万元。包括母公司对持有的持续下跌时间超过一年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计提减值准备1591万元和自营投资持有的债券信用违约减值等6916万元,另外,子公司国元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对其投资项目计提减值准备1,168万元。
国海证券2018年计提资产减值金额9360.16万元,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金额就有4853.01万元。
就从券商已公布业绩就可以看出,头部券商业绩下滑幅度较小,中小券商业绩下滑剧烈。从归母净利润来看,排名前三的券商同比下滑幅度不足40%;同比下滑幅度较大甚至亏损的券商,都属于中小规模券商。未来,头部效应将会更加明显。
再拿投行业务来举例,2018年,IPO承销收入中,前十券商合计占据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近六成提升到近启程;从发展后劲来看,排名前十的券商占了54%的IPO在审项目数量,甚至在辅导备案阶段项目,排名前十的券商也占了四成的份额。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投行强者恒强的态势会持续发力。
经纪业务来看,佣金率接近边际成本,交易量持续下滑,向财富管理转型是必由之路。岁末年初,有券商正在大刀阔斧进行投顾薪酬改革,已有数家大型券商经纪业务部门改名财富管理,而这种转型均需要券商有雄厚的资本金实力以及良好的客户基础,大型券商享有优势。
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股权揭开了券商并购整合的大幕,整体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通过“大鱼吃小鱼”形成发展合力,扶优限劣是从监管到公司战略层面都倾向实施的一种做法。
海通非银金融团队认为,在去杠杆背景下,券商在科创板、PB业务、直投、资管主动管理、衍生品业务、打造境内外联动的服务模式等方面仍有较多看点,预计未来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未来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强,衍生、海外、创新业务不断试点的背景下,大券商更能凭借自身底蕴,形成马太效应。
券商中国 张婷婷 封面及文中概念图均来自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