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月28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0.3%,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不过12月份当月利润同比下降1.9%。而从近5年情况看,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3%,2015年下降2.3%,2016年增长8.5%,2017年增长21%,显示当前工企利润增速水平正处在从峰值回落的阶段。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旭
尽管在年末的12月未能收出“豹尾”,但从2018年全年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仍比上年实现了10.3%的增长——1月28日,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08.3亿元,同比下降1.9%。
在此前的2018年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这也是2016年1月份以来月度工企利润首次同比负增长。与之相比,12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企利润总额增速继续下降,降幅比上月还扩大了0.1个百分点。
而从全年来看,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6351.4亿元,虽然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了10.3%,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照近年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数据后发现,这一增速比上年下降了10.7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新华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综合历年工企利润年度数据后发现,近几年来,工企利润增速经历了一轮从低谷到高峰、再从高峰有所下滑的过程——从近5年来看,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3%;2015年下降2.3%;2016年增长8.5%;2017年增长21%;2018年增长10.3%。
蚂蚁金服研究院副院长邓海清认为,2016年开始的工业企业利润上行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在2016年开始转正且快速提高,与PPI同比由负转正并快速上涨的走势一致。2017年以来,PPI增速见顶,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同时见顶,其后开始一路下行,表明价格因素是导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幅波动的重要因素。
的确,作为考察工企盈利状况的重要指标,2018年11~12月份工企利润数据连降两月,这与同期反映工业品价格的重要指标——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超预期回落密切相关。
此前发布的12月PPI数据显示,当月同比仅上涨0.9%,涨幅比11月大降1.8个百分点。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12月当月工企利润同比下滑1.9%,维持负值,体现利润回落压力加大。同时12月PPI超预期回落,未来供需两端因素均不乐观。
不过,李超也结合数据向记者分析表示,目前企业经营效益继续改善,这一状况未来很可能得以继续保持。截至2018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88元,比上年减少0.2元;利润率6.49%,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预计2019年减税降费力度强于2018年,对企业经营绩效构成部分支撑。
工企利润和PPI增速出现下行局面,不仅是工业企业自身的事。
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此前就PPI等指标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撰文分析称,回顾2018年,一方面,PPI仍处高位,货币政策不会着急放松,总体环境仍比较稳健;另一方面,PPI有回落趋势,货币政策可能会边际放松进行试探,同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降准释放的流动性。
对于目前这两个指标的走势,不少专家对此分析表示,这可能预示着需要警惕整体经济出现通缩的情况。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当前PPI下行趋势明显,如果未来紧信用情况不能得到有效缓解,甚至还出现延续,那么就务必要警惕“债务—通缩”的风险。
王军表示,一季度需要重点观察两个指标:PPI和出口。如果PPI快速回落并持续数月,而出口也出现同步的快速回落,那么这两大指标的回软就很可能会带来未来就业数据的趋缓。
任泽平也认为,PPI在2019年二三季度可能由正转负,这将意味着企业利润下滑和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届时货币政策降准、降息可期。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