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万钢:应加快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1-12 16:36

    每经记者 赵成 每经实习编辑 张北

    1月12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9)论坛中表示:“发达国家把氢作为能源管理,创制了科学安全的氢加注站建设和车载氢罐技术标准及监测体系,有力推动了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建议借鉴先进经验,总结试点成果,抓紧研究修订氢能、加氢站和储氢技术标准,提升检测能力,尽快破除标准检测障碍和市场准入壁垒,加强和完善氢能生产、储运和供销体系建设。”

    图片来源:官方供图

    事实上,相对于远程公交、双班出租、城市物流、长途运输等交通方式,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清洁零排放、续航里程长、加注时间短的特点,是适应市场需求的最佳选择。

    万钢表示:“应及时把产业重点向燃料电池汽车拓展,我国已形成的电-电混动技术优势,适合燃料电池技术特点,也适应我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特点。”

    据了解,我国氢能来源广泛,既有大量的工业副产氢气,又有大量的弃风弃光电、低谷电等可供制氢的存量资源,但目前还未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同时,万钢还提出:“要加大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研发力度,攻克基础材料、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难关,当前重点要突破膜电极、空压机和储氢罐的产业化。”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累计运行氢燃料电池车辆近千辆;运营加氢基础设施12座,在建20座。其中,2018年,氢燃料客车销量1418辆;氢燃料电池货车销量为109辆。

    此外,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万钢重点提到:“要严格执行油耗标准、双积分等产业政策,适时转化为碳交易机制,增强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内生动力;加大支持分时租赁和共享服务等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企业向产品、服务、充电、运营等多环节组合的新型商业模式转变;认真研究2020年对纯电动、插电式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退出后的税收优惠政策,使交通运行零排放和超低排放车辆成本得到补偿和奖励;以安全、节能、环保为导向,加强安全运行管理与服务,取消对续驶里程、能量密度等细节要求,把技术的决策交给企业,让市场选择最合适的产品;加强车用动力蓄电池退役后储能梯次利用和材料回收再利用的技术研发、商业模式和政策支持。”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2018年银行保险业成绩单来了!全年新增贷款超15万亿,监管这样定调通道业务

    下一篇

    快讯!法国巴黎市中心发生大规模爆炸 伤亡不明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