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给“硬科技之都”泼点凉水……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1-09 17:25

    每经记者 师谈    每经编辑 刘琳    

     也许有一天,西安就真的只剩下‘硬科技起源地’几个字……

    前不久,有朋友发来一篇G资本牛奎光的演讲,看完之后,联想到西安一年多来的“硬科技之都”建设情形,颇多感触!

    中美贸易对抗背景下,硬科技进入国家话语体系,各地纷纷着手布局。创投意识亦明显转变,视其为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代产业的风口。

    回看一年多来的西安,似乎普遍思维还处于硬科技1.0时代。

    尤其媒体宣传,来来回回依旧停留在“米磊”、“光机所”、“原创地”这几个点。事实上,硬科技进入国家话语体系,西安做了大量工作,是许多人的集体智慧贡献。放着这些内容不去挖掘,本身就是一种幼稚、狭隘和懒惰。

    小时候,我们以中国四大发明为傲,长大后却绝少提及,为什么,因为火器是在西方人手里玩起来的。同样的道理,停留在这种思维阶段,将来有一天,西安也许就真的只剩下“起源地”几个字

    更紧迫地是,硬科技进入国家话语体系,2.0时代里,西安的话语权又在哪里?换言之,“硬科技之都”的内涵是什么,障碍是什么,怎么去建设去突破……要想要做的事很多的。

    首先要说的是,短短一年多时间,硬科技语境真的变了。

    上个月初,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总理提到“创新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并强调聚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对基础研究加大长期稳定支持,突出“硬科技”研究……

    会议当天,华为确认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留。

    对于孟晚舟事件,此前已有大量分析文章传播,多置于遏制中国制造2025的语境——这种大国对抗的情形下,硬科技上升到国家话语体系,甚至说事关国家前途命运都不为过。

    包括今天上午召开的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陕西获33项,居全国第5),从获奖的倾向性来看,对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视,真的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硬科技越来越成为潮流。


     

    创投领域,对于硬科技的研判逻辑,也在发生翻天变化。

    我们知道,前20年的主流风口是2C互联网,到了今天再看,美国的2C互联网已触碰天花板,而中国的头部阵营亦趋于稳定,除了头条系的出现。

    按照牛奎光的观点,移动互联网让沟通、交易变得越来越便宜,在原有体系之下,分销需要一级级分销,管理需要一层层管理,现在有机会一竿子插到底。技术变革引起分配重构,这是互联网巨头快速形成的原因之一。

    而到了今天,大平台基本已形成得差不多,最后还要想一个问题:得有东西分。

    中国人均生产效率目前大概是美国的1/4,还是需要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这也是为什么从政策层面要提出进行产业升级、壮大新动能、新旧动能转换、新兴产业集群,包括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本质上都是在提高效率。

    简言之,提高供给侧效率是今后的长期主题,产业风口则直指硬科技。

    就像牛奎光讲的,“以前,科技投资可能更像是一个另类,但是今天来看,科技已经变得越来越主流,或者说,是资产配置重要的组成部分。”

    再回看西安一年多来的“硬科技之都”建设,难免让人焦虑。

    粉巷君翻看过去数月相关报道,来来回回强调“原创地”这个概念,似乎西安之于硬科技的贡献,再没什么可说的了;又或者是生怕别人抢了这点功劳去似的,这是一种狭隘的不自信的表现。

    应该说,硬科技是国家事业,西安率先举起了这面旗,而且举得很正确,极具超前意识。

    顺便说一句,“硬科技”一词虽然诞生不久,但并不是说,在此之前,硬科技不存在。

    据有关机构统计,2013-2018年上半年,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五大省市,硬科技产业股权投资案例数4818起,达到总投资案例数的近8成,投资总金额合计超过3500亿元,占比75%左右。

    陕西相应排名第9、第8位,与头部省市相去较远。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西安凭什么打造“硬科技之都”?“都”的含义又是什么?


     

    起码,得在理论探索、政策研究、品牌建设方面保持领先吧。

    所以,又回到了前面的话题,事实上,硬科技走到今天,西安有很多值得点赞的故事。

    如两会上第一次给领导人讲西安“硬科技”并做提案、“硬科技”在全国范围内首次进入陕西和西安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硬科技”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核心刊物、西安首次举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硬科技”首次走出国门出现在NATURE杂志上并在英国举办创新创业大赛.....

    再有一点,不得不说,西安过去不少“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悲剧,为什么?

    在硬科技这事儿上,多少能看出点端倪——缺乏合力意识,缺少持续在更广范围抢占话语权、主导权的前瞻气魄与长效机制。硬科技2.0时代里,各地纷纷布局,西安的后手又在哪里,如何继续保持领先身位?

    说了这么多,也谈几点浅显建议。

    首先,要搞清楚“硬科技之都”的内涵,是全民科学素养、科技智慧城市建设、产业股权投融资体量、理论与政策研究,抑或其它?在此基础上,对各部门、各区县推动“硬科技”发展的经验成果,尤其对2018年全球“硬科技”大会进行系统梳理、反思和总结——重点是形成合力,去先行先试,去攻坚破题。

    其次,产业发展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必须掌握,否则,“硬科技之都”的成色是不足的。

    粉巷财经此前分享过重庆一则案例,渝城不产咖啡,但靠着做咖啡交易中心,拿下了全国乃至东南亚咖啡出口欧洲的定价权。

    反过来看,西安剑指“硬科技之都”,是否应该搭建一个囊括项目展示、投融资成果、动态资讯的信息平台,先将全市硬科技资源统筹起来,再逐步辐射到全国层面——信息平台做起来之后,也便有了打造全国交易中心的基础。

    如此以来,不止是“硬科技看西安”的共识问题,资源主导权方面,也会有所助益。

    然后,当前的宣传思路与手法需要调整。

    比如,不妨加强对硬科技重大研究突破、项目成果、明星企业和热点事件的跟踪,吸引创投资本聚焦。

    比如,“硬科技之都”品牌建设方面,“原创地”之外,对西安之于硬科技贡献进行深入全面解读。

    同时,可以与“西迁精神”等结合起来,后者的国家担当、民族复兴和工匠精神等内涵,同样也是硬科技创新创业需要秉持的操守,两者均诞生于西安,均需持续发扬光大。

    发力硬科技,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当前产业变革的国家战略,一定程度上,也是城市竞争洗牌的历史机遇,尤其于西安而言,密集的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军工资源,为其提供了其它城市少有的优势。

    说到底,硬科技讲究不浮躁,“硬科技之都”的建设与宣传,同样不能浮躁和浅薄。

    我们经历过太多“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悲伤,由衷期待,这一次,会是不一样的故事!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给“硬科技之都”泼点凉水……

    下一篇

    "今年一单年金都没卖出去!"寿险开门红大单冷意犹存,虽有好转但巅峰难回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