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去年249只基金申请“变身” 同比大增40%

    证券时报 2019-01-07 11:17

    在新基金发行、清盘等“新陈代谢”机制之外,基金转型越来越成为存量基金调整适应市场,尤其是产品注册制下公募基金产品吐故纳新的重要途径。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统计,去年新成立基金855只,同时有394只基金清盘,而转型的基金数量从前两年的48只和177只上升到249只,成为存量基金面临监管环境、市场需求变化以及自身运作困难时,在清盘之外的重要选择。

    去年249只基金发起转型

    同比大增40%

    从证监会最新公示的基金变更注册核准进度看,截至2018年12月29日,当年83家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转型数量累计为249只,比2017年的177只增长40.7%,相比2016年的48只已有5倍的增长。

    从基金转型的类型看,2018年转型数量最多的是债券型基金,债基发起转型申请的数量为105只,占比为44.12%;混合型基金以98只位居次席,占比同样高达41.18%;指数型基金以41只、17.23%占比为第三大类型,主动股票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各有3只和2只基金转型。

    从债券型基金的转型方向看,债基变更为定期开放发起式债基的类型最多,达到21只,在全部转型249只基金中占比为8.43%,也存在少数定开发起式债基转型为开放式债基的情形。

    针对该类型基金转型趋势的原因,北京一位绩优债券基金经理分析,在去年债牛行情下,银行理财的委外规模仍有增长趋势,债券型基金的赚钱效应也获得机构资金的认可。但根据流动性新规,对于持有人占比过高的债基产品要以“定期开放发起式”的形式运作,去年债基与定开发起式债基之间转型较多,说明委外资金进出公募产品仍较为频繁。

    根据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流动性新规要求,基金管理人新设基金,拟允许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超过基金总份额50%的,应当采用封闭或定期开放运作方式且定期开放周期不得低于3 个月(货币市场基金除外),并采用发起式基金形式,且不得向个人投资者公开发售。

    另外,2018年短债市场的吸金效应显著,不少运作困难的债基抓住风口,转型为资金青睐的短债基金。在债券型基金中,普通债基转型为短债基金的也有9只,是除了普通债基转型为“定开发起式债基”外最多的转型方向。

    资管新规大限下

    基金转型或继续增多

    除了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同样是基金发起转型申请的“大户”。

    从转型方向看,混合型基金转型为短债基金的多达11只,加上普通债基、短期理财债基等转型为短债基金的情况,2018年转型为短债基金的基金共有21只。

    北京一位固收类基金经理分析,混合型基金转型为短债基金的原因,一方面是2018年债牛股熊,很多混合型基金在持股市值缩水和投资者赎回压力下,基金规模越来越小,基金需要降低产品风险偏好,以适应市场变化;另一方面,去年短端债券价格下行很多,大量资金向短端集中,而货基收益率一路下行,也有利于短债基金获得资本利得,混合型基金转型为短债,显然更迎合资金需求,获得更好的赚钱效应。

    另外,指数型基金是除了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之外基金转型较多的类型。而在指数型基金转型中,分级基金转型又是最多的:2018年累计有20只分级基金发起转型,其中17只申请变更为普通的指数型基金,2只转型为混合型基金,1只转型为债券型基金。

    此外,保本基金、打新基金、主题混合基金、量化基金、短期理财型基金、少数货币基金等细分类型也变更注册,在市场剧烈变动和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传统的产品线布局也随着基金的清盘和转型发生重大变化。

    “资管新规以2020年为限,预计2019年转型的基金产品会继续增多。”北京上述固收类基金经理称,“2018年资管新规出炉,股市调整剧烈,公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打破刚性兑付、产品净值化等要求,让很多此前不符合新规的产品走向清盘或转型之路,许多细分产品类型即将消失,通过转型归属到风格明确的公募产品大类,有利于公募行业回归大资管本源。”

    上一篇

    新年伊始基金公司仍爱布局ETF和债券基金

    下一篇

    第三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 总数已达40只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