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杂志日前刊发一项研究成果说,美国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缩短农作物的“光呼吸”路径,可使某些农作物增产达40%,有望用于应对全球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短缺挑战。
在富氧环境中,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时会产生有毒物质。这种有毒物质要依靠“光呼吸”降解,但“光呼吸”迂回复杂的反应过程会损耗能量,进而影响作物产量。为降低这种能量的消耗,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等机构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的基因改造和调控,大大缩短了“光呼吸”的反应路径。
在为期两年的田野研究中,他们发现,经基因改造缩短“光呼吸”路径的作物生长更快、更高、茎部更粗大,比普通作物多产出40%的生物质能。目前,田野研究主要利用烟草展开,下一步研究人员将尝试用这种技术使大豆、豇豆、大米、马铃薯、西红柿、茄子等农作物增产。(新华国际)